第四十五章 各方反應(1 / 2)

蘇崢特意起了個大早,沒等父母帶著早餐過來就跑到貨場旁邊不遠處的報亭。將擺在顯眼位置的幾種大報掃了一遍,看到《工人日報》時眼睛一亮。

交錢拿報走人,一路小跑回到倉庫。

《改革需要主觀能動性!》

並不是蘇崢給楊東來建議的標題,讓蘇崢眼前一亮的是頭版中間那張熟悉的海報圖案。

按照慣例,開頭必然是近期改革開放取得的成績,然後會挑選出一兩例具體事情作為案例,這是官方的承認讚許,也是鼓勵學習的對象。

果不其然,京城造紙十一廠的名字出現在第三段。

先是簡單介紹了京城造紙十一廠的情況,而後開始詳細描寫京城造紙十一廠經曆過的困難,緊跟著重點強調十一廠職工不怕艱難困苦,積極開闊思想、努力闖出困境的頑強拚搏精神。

“年輕的生產工人蘇崢沒有被動等待,而是積極主動地向領導建議……”

看到自己的名字,拿報紙的手忍不住輕微顫抖,心髒也是不爭氣的加快跳動。雖然報道的情況跟事實不符,最起碼讓自己露臉了,十一廠領導這次真給力!

“滬市棉麻廠同樣不甘落後,順應思想改革大潮……”

整篇文正確實是圍繞京城造紙十一廠的衛生巾展開的,並沒有提及外企衛生巾的事情,隻不過文中詳細標注了幾個重要時間點,對於腦袋好使的人來講,足以看出一些問題。

蘇崢能理解,作為全國性質的大報不能出現明顯的態度偏差,能把幾個重要時間點和事情公開,足以說明上麵對這件事的態度了。

最讓蘇崢高興的是,全國範圍內刊登,京城造紙十一廠想不出名都難。這樣的廣告效果,其他報刊能比嗎?

“別看了,吃飯。”林秀娥將保溫飯桶放在蘇崢麵前。

蘇崢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爸媽,我上報了,《工人日報》。”

夫妻倆明顯一愣,蘇明強快步走到蘇崢跟前,伸手搶走報紙。林秀娥沒有動手,卻是緊緊貼在蘇明強身邊,一臉認真看著報紙。

“真有小二的名字!”

看到蘇崢的名字,林秀娥比蘇崢本人都要激動,抓著蘇明強的胳膊搖晃不停。

蘇明強臉上帶著笑意,眼裏藏不住的驕傲。

……

顏丙濤看完報紙,隻覺得渾身舒泰,掛在臉上多日的苦意瞬間消散。

辦公室主任,說好聽點算個領導,說直白點就是給廠領導服務的。既要讓領導順心如意,還得安撫管理生產工人。

所以,顏丙濤比一般人更喜歡看報,也更喜歡研究字裏行間潛藏的意思,隻有領會到上級的意思,才能不落後於人,顯得思想覺悟高。

這篇文章雖然沒有提及外企,但幾個重要時間點足以說明京城造紙十一廠領先於外企,此等發行量的大報為京城造紙十一廠正名,比任何報紙打廣告都要厲害。

當然,如果隻是為京城造紙十一廠正名,顏丙濤最多是不再發愁。

讓他興奮的是,滬市棉麻廠也出現在了文中。

全國表彰,這是何等的榮耀!

“噹……噹……噹”

敲門聲打斷顏丙濤的思緒,頗為不滿的衝著門口喊道:“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