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獲得認可(1 / 2)

“國有企業的真正對手是民營企業?”

張立民輕皺眉頭看著蘇崢,盡管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不俗成績,現在依舊有人堅持保守路線不願意改革,這種情況不是個例。隻不過保守的聲音沒有支持改革的聲音那麼大而已,所以改革工作一直在嚐試性推進。

關於企業改革和未來發展方向,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但蘇崢這種說法還是第一次聽說。如果不是知道蘇崢本身就是民營企業經營者,張立民肯定要給他貼上保守的標簽。

“照你這樣說,取締民營企業是不是就意味著能打破國有企業麵臨的困境?”

“不能!”

蘇崢果斷搖頭,“張哥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張立民眉頭鎖得更緊,緊緊盯著蘇崢。

蘇崢伸出雙手相對而扣比作碗狀,“打個比方說,以前定額分配時經濟市場容量是一個固定大小的飯碗,所有國有企業都在這一個碗裏撈食。”

“隨著國家經濟的提升,國民人口數量的提升,這個固定飯碗的容量卻沒有得到對應的擴大。直接後果就是有的企業能勉強吃飽,有的企業卻饑腸轆轆難以自保,企業自身都這般處境了,依靠他們吃飯的工人和老百姓會是怎樣處境?”

“所以就有人忍不住跳出這個大碗飯,想要另起爐灶。”

張立民輕輕點頭,蘇崢這個比如雖然不太恰當,但卻足夠形象。另起爐灶就是在指民營企業,用前幾年的話講就是投機倒把,偷摸經營倒買倒賣。

“張哥應該比我更清楚,定額分配隻能滿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更多的老百姓根本無法通過定額分配得到滿足。”

“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定額分配的大飯碗依舊那麼大,另起的爐灶卻越做越大,甚至優勢更大。張哥如果您是普通老百姓,你會做何選擇?”

不等張立民回答,蘇崢便輕笑道,“我說句不該說的,老百姓兜裏就那麼多錢,他們的選擇空間也隻有那麼一丁點兒大,一旦選擇了民營企業的產品,國有企業的產品賣給誰去?”

“特別是現在,民營企業的數量一直在增加,很多企業都默契選擇了同一個行業,這麼多人想要從一個行業裏賺錢必然會發生競爭。誰都不想成為犧牲品,競爭手段肯定層出不窮,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價格戰。真要打起價格戰來,國企將如何自處?這不就是我剛才說的那種情況嘛。”

張立民悵然歎氣,“聽你說話的口氣,似乎更看好民營企業?”

“對!”

蘇崢毫不遲疑地點頭,“跟國有企業種種限製規定相比,民營企業的經營自由度更大,隻要有利潤,經營者就可以隨時做出經營策略的調整。”

“對生意人來講機會往往都是一閃而逝的,如果不能及時抓住機會創造利潤,就隻能落後挨打。如果長期不能抓住機會,最終的結果隻有被淘汰。”

稍稍停頓一下,蘇崢眼神莫名看了張立民一眼,“我不知道張哥具體負責什麼工作的,但我想再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如果有哪裏說得不對,張哥別往心裏去。”

“你說。”張立民快速點頭。

“沒有破產說法之前,個別企業已經身處泥潭,當地政府為了不讓企業破產倒閉,慣用手法就是從其他方麵抽調資金給企業吊命。有些企業得到資金支持後能夠好轉,但大多數都是回光返照,用不了多久還會恢複原樣,甚至是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