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說說具體內容吧。”楚東升賣乖笑著。
“你怎麼看?”
楚青山無視楚東升的聲音,衝蘇崢問道。被無視的楚東升笑容凝固,無聲撇嘴看向蘇崢。
“好事兒。”蘇崢肯定點頭。
“肯定是好事啊!”楚東升跟著嘀咕一聲,察覺到父親投來的目光中並沒有警告意味,不由壯大膽子繼續說道:“抓緊時間成立一家建築公司,肯定比開工廠賺錢。”
楚青山眼底劃過一縷失望之色,再次看向蘇崢,“你也是這樣認為的?”
“東升說的對,但也不全對!”
停頓一下,蘇崢快速組織語言,緩聲說道:“現在還不知道方案具體內容,我隻能憑借個人臆想憑空猜測。”
“我覺得住房改革是一次大機遇,無論是對有實力有資源的生意人,還是對普通職工。再往大了說,對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也是好事。”
“農民工也算?”
前兩種人群楚東升能夠理解,畢竟能夠得到切身實惠,怎麼還能有農民工呢?
“算!”
蘇崢快速點頭,嘴角帶笑:“咱爸剛才說了,住房製度改革要在三到五年內在全國推開,這就意味著潛藏的工程量非常巨大。現有的建築公司都是國營管控,建築工人雖然比較專業,但數量並不多。”
“一旦全麵鋪開,單指望國營建築公司肯定不夠,這對民營建築企業算是好事兒。蓋房子雖然有機械輔助,但建築工人依舊是不可或缺的主幹力量,工人來源肯定會以進城務工的農民為主。”
楚東升若有所悟,嘴上確實嘀咕著:“城市居民也有很多沒工作的。”
“你說的對!”
蘇崢先是讚同楚東升的說法,緊接著又是說道:“但城市居民見過的世麵多,難免會有挑剔之心。農民工雖然見識不夠多,但他們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最重要的是,農民工工資要求不會太高,這對把控住房成本是好事兒。”
楚青山聽得連連點頭,同樣的信息同一時間傳遞給兩個人,兩個人看到的東西明顯存在差距,相比起蘇崢,東升的大局觀還是不夠!
“你怎麼考慮的?”
楚青山笑著問詢蘇崢,之前楚東升打電話提及過一次蘇崢對住房改革的期望,蘇崢結婚時陳誌高又特意跑過來打探消息,肯定少不了讓蘇崢知道。
“我打算讓我大哥從服裝廠出去,在鵬城注冊一家建築公司,相關的崗位調動已經提前做好了安排。”蘇崢坦然回答。
楚青山不置可否地點頭,“有準備是好的,但我建議你不要冒進。”
“為啥?”楚東升納悶看著楚青山,“別人都怕搶不到先機,怎麼到咱家就成不讓冒進了?”
蘇崢同樣不解看著楚青山。
“新政策推行前期,嚐試的意味比較濃重,有很多細致化問題需要在實際操作中才能發現利弊。畢竟是涉及到全國範圍的製度改革,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就要拿出解決辦法,這中間難免會舍棄一部分……利益。”
楚青山認真看著蘇崢,雖然沒有明說,但他相信蘇崢能聽明白自己的意思。
“就像你剛才說的,前提推行工作肯定會以國營建築公司為主,不是與民爭利,而是出了問題能夠貫徹解決。”
蘇崢聽明白了,老丈人這次不是不讓自己出風頭,而是真心實意替自己考慮著想。
“行,我知道了。”蘇崢笑著回了一句,“正好我大哥不懂建築,這段時間先讓他去接觸一下國營建築公司,跟人家好好學學。”
楚青山滿意點頭,從煙盒裏抽出一支香煙點燃,“你那個勞務公司,我覺得可以適當擴大一下業務規模,眼光不要局限在鵬城一地,畢竟開放區域越來越大。”
楚青山的話正合蘇崢心意,上次魏鵬飛去鵬城考察勞務公司時蘇崢就想過這件事,“嗯,之前我跟陳誌高商量過這件事,明天回滬市之後我再跟他詳細溝通一下。”
說完正事,三人的狀態各有不同地放鬆下來。
“初四晚上張為民過來了,帶著滬市工商銀行的夏盛民。”
冷不丁地,楚青山抖出這樣一句話。
蘇崢微微一怔,張為民拜訪看望老丈人屬於正常,畢竟兩人是師生關係,但帶上夏盛民是幾個意思?總不能是自己欠下的人情,想從老丈人這裏要回去吧?
“你不要多想,就是正常走動。”楚青山輕聲笑著,“告訴你這件事,是想提醒你要多跟人走動,適當地擴大一下自己的人際關係。”
……
汽車沒有白讓楚東升開,車內這幾張通行證可不是誰想弄就能弄到手的。
開車回家的路上,蘇崢問秦慕煙張為民的情況。
“怎麼突然提起他了?”
蘇崢把楚青山的話重複一邊,“夏盛民是張為民介紹的,兩次貸款人家都挺爽快的。夏盛民就在滬市工作,平時走動起來比較容易,我想著咱們晚一天回滬市,明天去張為民家裏拜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