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優勢顯現(1 / 3)

經濟大好形式躍然紙上,每天都能看到不同地方經濟發展的新成績。

“我問過了,根本不是以國營建築公司為主,實際情況是隻有國營建築公司才能拿到指標。”

陳誌高先是埋怨一句,而後壓低聲音笑道:“有人注冊了建築公司,先讓國營建築公司拿到指標,再用手段把工程搞出來。這麼一轉手,所有手續都合規了。要不咱們也試試?”

這不就是倒買倒賣嘛!

蘇崢暗暗佩服這些人的腦子轉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真不是白說的!大多數地方還沒有實質性的舉動,這些人就找到了捷徑。

“現在都能拿到什麼項目指標?”

“羊城那邊流傳出來隻有大型國企的住房項目,畢竟企業單位職工數量比較多,住房缺口比較大。”陳誌高快速回答,而後補充道:“我聽說過段時間會放出來更多項目指標,再不注冊公司可就真的趕不上車了。”

蘇崢思考良久,沉吟道:“可以先把公司注冊出來,至於拿項目的事情,我覺得還是看看再說比較好。住房製度改革剛剛開始,上麵的關注度肯定很高,這個時候鑽空子不出事最好,一旦出事誰也不知道是什麼結果。”

“行,那就先注冊公司。”

陳誌高認同蘇崢的說法,緊接著賊笑問道:“這次怎麼分?”

“你說。”蘇崢想都沒想直接把皮球推了回去。

“五五開?”

“平分是不是不利於公司管理?”蘇崢輕笑出聲,“萬一哪天咱倆意見出現了分歧,淨是麻煩事兒。”

電話沉默了,過了幾秒鍾後陳誌高問道:“那你說怎麼辦?”

“這樣吧,鵬城那邊注冊的建築公司你拿大頭,到時候你多出些力。”蘇崢簡單思索之後給出說法,“以後滬市這邊成立建築公司你也可以入股,還是那句話,誰出力多誰占大頭,暫時先按四六分。”

“行,就這麼說定了。”

第二天,蘇峰跟陳誌高一起來到鵬城工商局,很快便把資料信息填寫完畢。

鵬城鵬程建築公司正式成立!

“讓勞務公司通知之前收羅的那批泥瓦工往鵬城趕,等誌國到了之後讓他帶著工人去中建三局的工地幹活。嗯,我跟韓朝陽聯係過了,他們那邊有用工缺口。”

蘇崢捂著話筒,盡量不讓聲音傳出去太遠,“告訴誌國,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多接觸中建三局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千萬別怕花錢,盡最大努力跟他們保持好關係。”

“順便再從工人中間挑選幾個年輕機靈的重點培養,讓他們多學技術,以後留著咱們自己用。對了,給誌國配一隻大哥大,必須把門麵撐起來。”

……

“七屆人大會,通過了《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和憲法修正案。憲法修正案對憲法第十一條增加規定:“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存在和發展。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的補充……”

四月初,《人民日報》刊登了七屆人大會的會議進程內容,這是私營企業第一次被這種高度的會議公開認可。

報道一出,無數私營企業老板歡欣鼓舞。

沒有列入開放城市之前,有不少私營性質的小企業以作坊形式存在,特別是沿海地區,見過聽過的東西遠遠領先內陸城市。

一百多個城市被劃入開放城市序列,對那些已經有基礎的民營老板來講已經算是很大的好消息了,現在又得到國家承認,法律認可,一時間無數私營企業老板幹勁十足,膽量也跟著變大許多。

生產製造企業的陡然增加,直接造成原材料供需失衡,各種生產物資連連漲價,進而出現連鎖反應,商品價格不停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