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何其有幸!(1 / 2)

“其實……蘇崢說得對!”

就在同學點評蘇崢的解釋時,講台上的吳院長突然說出這樣一句話。

不少學生驚訝看著吳院長,眼神裏隱隱帶著不服氣。

吳院長依舊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不疾不徐道:“公元4世紀初,東晉時代已正式使用‘經濟’一詞,‘經濟’一詞是經邦、經國和濟世、濟民,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治國平天下”的意思。”

突然扯出曆史,學生們雖有疑惑,興趣卻更多了一些。

“古代名聯中有這樣一句“文章西漢雙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這裏麵的經濟就是經綸濟世的含義。”

吳院長娓娓道來,明亮的眼睛中充滿睿智光輝,“在古代,經濟是知識分子的責任之一,而且是非常有深度、廣度、高度的一個詞語。”

“四書《大學》中的三綱八目是對做學問、做人的要求,八目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古代‘經濟’一詞最為外向的表現。”

經濟學係的學生有幾個熟讀曆史?

吳院長這番話瞬間就把學生們引入求知狀態。

蘇崢連高中都沒讀過,吳院長說出來的這些東西對他來講無異於天方夜譚,但不可否認,蘇崢同樣被吳院長這番話勾起了興趣,想要聽聽吳院長對經濟兩個字的解釋。

“剛才我已經說過了,每個人對經濟學的作用和用都有不同理解,你們的理解是對的,蘇崢的理解何嚐不對?”

吳院長嗬嗬一笑,“你們的思想豐富,可以把經濟學延伸想象到不同層次,隻不過蘇崢是從務實的角度出發罷了。真要論起來,你們剛才說的那些觀點,都離不開具體手段的支撐。”

“嗬嗬嗬……”

“吳院長上課比其他教授有趣多了。”

“唉,可惜隻有這一節課。”

“想什麼呢,能有一節已經很不錯了,最起碼知道了經濟的出處,要不然學了四年經濟學,都不知道經濟的出處,說出去還不夠丟人的呢。”

吳院長沒有製止同學們的議論聲,而是趁著同學們議論的時間,又在黑板上寫下兩個字。

雖然沒有說話,但這一舉動成功平息了教室內的議論聲。

“從剛才你們表述的觀點中不難發現,你們已經對自己未來的道路有了規劃。”

吳院長審視看向眾人,“無論是將來選擇走仕途,還是一門心思做學問,你們現在學到的知識,以及未來形成的思想都需要有人把它們落實變現,隻有落實變現才能證明你們心中所想是正確的、可取的。”

“如果沒有人通過實際行動幫你們驗證自己的思想和學問,你們的思想和學問就是一文不值的空想空談。說好聽點是理論知識豐富,說難聽點就是紙上談兵,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學的經濟於己於國還有用嗎?”

“所以,務實這兩個字,必須要牢記心中。”吳院長指著‘經濟’後邊的‘務實’兩個字重重說道。

“吳院長。”

舉手起身的人是剛才第一個站起來闡述觀點的那個名叫閆鵬超的男學生,“吳院長,我覺得理論本就是思想層麵的假設和論證,隻有理論先進才能引導實際行動進步。如果操作行不通,大概率是理論太過超前,亦或者是執行者能力不行造成的。不管哪一種原因造成的,都不能否認理論存在的必要性。”

剛才是吳院長提問,第一個站出來隻會顯得勇氣可嘉。可現在,明顯是在質疑吳院長的說法,不可謂不膽大。

學生們玩味看著閆鵬超,這種表現方式有些冒險,不過大家喜聞樂見。

吳院長臉上微笑不改,沒有絲毫不滿顯露,對尚未坐下的閆鵬超說道:“你覺得理論是為實際工作服務,還是實際工作為了驗證理論可行而存在?”

“這……”

閆鵬超張了張嘴,依舊有些不服氣道:“最起碼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吧?”

“這句話還算是中肯!”

吳院長點了點頭,緊接著又是說道:“如果是科學研究,肯定是要理論先行,通過一係列努力去驗證理論是對的,從而研發出對實際工作有用的成果。但在經濟領域,這樣做不行。”

說著,吳院長再次看向蘇崢,“蘇崢,你覺得呢?”

認真聽講的蘇崢下意識回了一句,“院長,我覺得您說得對。”

“馬屁精!”

不知道是誰嘀咕了一聲,蘇崢立刻皺起眉頭,卻沒有多說什麼。

吳院長同樣沒有去追究說話學生,樂嗬嗬道:“你來跟他們解釋一下。”

學生們再次扭頭看向蘇崢,蘇崢不得不站起身子,“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產品設計,目標對象都是沒有思想的物件兒,人可以隨意把自己的想法施加在上麵,通過不同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