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難題(1 / 2)

牛建國略顯遲疑,緩緩搖頭道:“隻聽說上麵想讓浦東走出一條新道路,具體怎樣規劃的,還不清楚。”

說著,又是苦笑道:“別說我了,很多人對浦東開發都很迷茫。”

蘇崢不懷疑牛建國藏私,畢竟還沒有正式宣布浦東開放開發,相關政策和開發方向不明確也很正常。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打聽不到消息。

錯開浦東的話題,愁雲再次浮上牛建國心頭,再次端起酒杯喝幹:“前兩天吃飯時遇到工商局的老孫,他跟我說最近非但沒有新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反而有不少個體工商戶注銷營業執照。”

說到這裏,牛建國突然笑了一聲,“老孫比我壓力都大,整天哭喪著臉,像是誰欠他錢不還似的。”

蘇崢莞爾笑道:“不至於這樣吧?這種情況又不是他們造成的。”

牛建國輕歎一聲,“兄弟你不在體製內工作,不清楚這裏麵的道道。領導可不管因為什麼業務量下滑,他們隻關心最終結果。”

“工商和稅務是連著的,個體戶數量下降就意味著稅收要減少。關鍵是滬市恰恰承擔著全國的納稅重擔,浦東馬上要開發了,錢從哪裏來?不得依靠稅收支持麼,你說他的壓力能不大嗎?”

聽牛建國這麼一說,蘇崢才明白其中的連帶關係,玩味看著牛建國:“牛大哥,你今天喊我出來不會是真的隻是吃飯吧?”

牛建國嘿嘿一笑,放下筷子:“什麼事都瞞不過兄弟你啊!”

……

投資建廠!

返回學校的路上,蘇崢想起牛建國的目的,不禁搖頭苦笑。

技術含量比較高的企業,哪是有錢就能做的?

說句不好聽的,大型國企即便能購買到先進的生產設備,但核心技術依舊被外國人掌控,這是長期技術封鎖導致的現狀,國家都難以改變,更何況是個人?

退一步來講,稍次一級的生產技術國企也不會分享給私營企業,畢竟現在大部分國企把私營企業當成了搶飯碗的對手,恨都來不及,怎麼可能主動幫扶分享技術?

更讓人無奈的是,真正的技術型人才全都掌握在官方。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不是蘇崢一個人麵臨的問題,而是大部分私營企業,乃至很多國營企業共同麵對的難題。

想要徹底打破這一限製,除非外國不在對國內技術封鎖,要麼就是大學生不再分配工作,大批技術人才流入市場,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能力。

前者很難實現,後者能實現,但不是現在!

剛進入學校,包裏再次傳出響聲,蘇崢將車子停靠在路邊接聽電話。

“25號開始拍賣,你記得提前一天過來。”

後天?周末!

確定不用特意請假,蘇崢稍顯輕鬆,“行。”

下午放學,蘇崢給董學文打電話,喊他來家裏吃飯。

“正好趁著這次把內姑娘的工作調動問題解決掉,免得你們天各一方。”

看董學文笑得開心,蘇崢又是問道,“你覺得把她放在那裏比較合適?”

“二哥你看著安排就行,我沒意見!”董學文快速回答,隻要在一個地方,做什麼工作對自己來講都一樣。

“我記得她是中南財經政法畢業?”

“是的,二嫂。”

“學的什麼專業?”

“額……”董學文幹笑撓頭,“我沒問過。”

秦暮煙抿嘴笑了一聲,“你這對象搞的,連人家基本情況都沒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