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手裏要有刀(1 / 2)

想要成為朱重八這樣一不二的皇帝,最緊要的就是手裏要有刀,畢竟槍杆子出政權可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此朱慈烺要擁有一支能夠信賴且暫且能用的武力,特別是在南遷的時候,得用它來撐撐場麵,鞏固人心。

起來他這個太子實際上並不算孤家寡人,光是東宮部屬就有一大把人,像太子講讀侍班官就有四個,禮部左侍郎顧錫疇、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鐸、屈可伸,還有六個講讀官,比如禮部侍郎方逢年、石諭德、項煜、修撰劉理順、編修吳偉業、楊廷麟、林增誌等等,林林總總也是有些人的。

但問題就在於,在這些臣子裏麵,真正靠譜的沒有幾個,就比如那個少詹事項煜,後來在李闖進京城之後,曾經在大庭廣眾下高呼:“大丈夫既然不能成全自己的忠誠名節,還不如像管仲和魏征一樣立下蓋世的功名!”

當然,其他人就算好也好不到哪裏去,像那些東宮侍衛和太監們,同樣不值得信任和依靠。

要知道東宮並沒有專門的護衛編製,朱慈烺隻有零零散散二百多個貼身侍衛,而這些以世家勳貴出身為主的東宮侍衛們,平時溜貓逗狗拍花子還是可以的,但是想要讓他們武德充沛上陣砍人這件事還真就幹不了!

至於太監們就更加不用提了,本來就不是專業幹這個的,反倒是崇禎倒是比較相信宦官們的作戰能力,還專門挑選出了三千名身強力壯的太監,用來組成了南海子淨軍,還給他們裝備有最精銳的武器,拿著還算豐厚的兵餉,隻是最終闖軍進城以後,這幫子淨軍也就一哄而散了,甚至不少人直接投降了。

“一群沒卵蛋的貨你也能指望?”

哪怕是上陣砍人經驗無比豐富的朱重八,也對此不抱什麼希望,畢竟他老人家對於募兵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哪怕當年下大亂之際,朱元璋奉命回鄉募兵七百人,可是最終他出遠南略定遠時,也隻是從裏麵挑選出了二十四個人。

高達百分之九十七的淘汰率,明了朱元璋對於人才的要求是多麼高,當然這二十四個人後來的傑出表現,也充分明了朱元璋的眼光有多麼好。

而想要讓朱重八從這兩百多個膏粱繡花兵裏挑選可用之人,也著實比較難為他了。

如果朱慈烺花重金籠絡這些人,隻怕到頭來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到頭來吃虧的隻有朱慈烺自己。

問題是,眼下不光他朱慈烺是一個孤家寡人,就連崇禎皇帝手裏也沒有掌握多少靠譜的武力,否則也不會召集吳三桂、唐通、左良玉和黃得功這些軍頭入衛京城,至於京城目前為數不多的一些京營也早就頹了,根本濟不得事,隻怕反賊以來就都得跑路了。

如果是原來的位麵,朱慈烺自然是無計可施的,但是有了朱重八以後,情況自然也就不一樣了,畢竟像老朱這種放在幾千年都能排在前列的統帥可很少見,有了他的經驗,似乎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老祖宗,您打了一輩子仗,總不會完全沒有辦法吧?”

這並不是一個高明的激將計,不過也的確搔到了老朱的癢癢處,對於他這種猛人來,自然不會不行。

“哼哼,咱的辦法肯定是有的,就看你會不會用了。”

朱重八帶著一副極為自信的態度,高聲道:“咱可告訴你,這練兵帶兵之事絕難速成,靠的是為將者日積月累下的恩威之道,要知道咱當年也是從大帥的親兵開始做起,後來才慢慢一點點積累下威信,降服了手下的人心,如此話才不會被人陽奉陰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