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何在

“臣子參見皇後娘娘。”奉旨前來接駕的權無智親自接過了皇後懷中的女子,而一旁的得庸已經從隨行的太監手中接過披風,為皇後披上。

一行人簇擁而去,久久,就在大地一片寂靜隻剩雪花灑落的聲音的時候,一個修長的身影出現在了亭子之中,看著遠去的人群,嘴角的笑容久久沒有散去。

眸子中的冷冽和這寒冬的風雪融為一體,奇異的和諧。

背在身後的雙手中拿著的是那本該插在死屍心口的玉簪,此刻卻已經擦拭幹淨,又成了一件無害的無價飾物。

小小的飾物,卻能看出皇上對她的用心,雖然她的裝扮很是清雅,但是這東西可都是萬裏挑一的精品,也算是世間少有的珍稀物品。

隨意的就留下了,這說明了什麼?

玉簪在手指中轉動,冷酷的眸子暗潮洶湧。

有趣,他居然有了猜測的意味,更多了關注的興致。

而坐在馬車中,看著昏迷的好兒的青青,眼神異常的清明,他並不好對付,她早就知道。

可是,他的弱點是什麼?

她該怎麼才能摸清他的底細呢?

他究竟值不值得她去試探和權衡?

畢竟,時間有限,她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人身上。

那隻簪子就算是給他的一個見麵禮吧,用死士來迎接她,他就該知道會有這下場。

這麼冷的天,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婦道人家在風雪中受凍,他果真不是人。

看著昏迷中的好兒,青青的眉頭皺了皺。

淡漠的雙眸中多了沉思。

獨孤離,他還是沒能沉住氣,他是怕自己受到傷害,讓他的計劃有變?還是真的擔心她的安危?

亦真亦假,青青又該怎麼去拿捏?

權無智這個沒有半個官銜的男子,又怎麼會在這種時刻出現?

他的真實身份又是什麼?

他果真如傳聞的那樣,隻是一個世故圓滑的商人嗎?

可是一個商人,一個即便是富可敵國的商人,又怎麼能那麼自然從容的帶領皇家衛隊,那份自然流露的領導者的風範,那種從衛隊身上自然表露的遵從,可不是一日之功。

權無智,這個男子,讓青青越來越關注,也越來越好奇了。

他最好是能成為朋友,否則……

“得庸。”坐正身子,青青突然開口了。

“娘娘吩咐。”坐在馬車外的得庸,躬身回應。

“回宮之後,讓鑫源小皇子到玄月宮來。”青青想到那個鼓足勇氣站在玥兒背後的小男孩,映像不錯。

“是,娘娘。”得庸順從的同時,也在為小皇子得到皇後的認同感到欣慰,但是也為這分認同表示擔憂。

不過,想來,小皇子即使不和皇後娘娘走近,他也不一定能在這風雲變幻的皇宮爭鬥中置身事外,或者是保全自己。

倒不如放手一搏,有個靠山,也好有點希望。

不知為何,就由剛才看到皇後出手的那一幕,得庸對皇後和太子在皇宮中的地位更加的篤定了。

隻不過,想到這突然冒出來的皇後的娘親,得庸眉頭緊緊皺起。

好事之人又怎麼會放過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抹黑了皇後,那麼太子就算是折斷了翅膀,展翅也難飛了。

果不其然,皇後還沒回到宮中,朝中大臣已經聚集朝堂之上,紛紛力討皇後這不仁不孝之罪責。

身為奉天皇後,母儀天下之尊貴,卻隱瞞身世,無視於孝道,這怎麼讓臣子們臣服,又怎麼讓奉天百姓愛戴。

朝堂之上,秉直的臣子們痛心疾首,苦口婆心的向皇上諫言。

直言不諱的指出皇後的失德之處,同時例舉自古以來,道德敗壞的女人是如何成為禍國殃民的千古罪人的。

大有如果皇上對此不作出表示,就如同那亡國之君一樣,將會成為危害奉天皇朝的一代昏君。

作為國之重臣如攝政王權相宇,丞相大人北之棠等則是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朝堂中,不多言語。

越是這種時候,越不是他們出頭的時候,自然會有人站出來,他們要做的隻是留心皇上的反應,以及判斷朝中形勢。

位居人臣,沒有一定的閱曆和心思又怎麼在朝堂中站穩腳跟。

怎麼讓君信任,讓群臣信服。

隻不過,小皇後的這一失德,是不是來得太突然,也太醒目。

小皇後畢竟是皇帝親自迎回皇宮的,關於皇後的身世,皇帝不可能全然不知,大臣們如此的討伐皇後的不是,這無異於在打皇帝的耳光。

不過,不管此次為何會出此紕漏,這對於皇後來說都是極端不利的。

太子的地位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如此一來,太子之位的人選,必然會進行重新考量。

“臣有話啟奏,皇後不孝此事雖為事實,但是為人臣等,也該給皇後一個解釋的機會,畢竟這也是皇後的家事。”丞相北之棠的一句話明著是為皇後說話,可是卻也讓皇後不孝的罪行坐實。

坐在龍椅上的獨孤離低垂的眼簾下,閃過一絲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