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諸天萬界中樞(1 / 3)

搞定了。

總共用了三年多一點的時間,張越便搞定了一整個星球,登記成為了至高無上的皇帝。

統治著近二十億的人口,所有的海洋與陸地。

實際上,絕對集權的君主製度,在生產力、科技高度發達的世界,是有點格格不入、不符合潮流的。

好聽一點的叫獨夫。

不好聽的那就叫獨ai。

因為所有人的命運,都掌控在他一個人的手中,就算他英明無比,做的事情99%都是正確英明的決定,都能給百姓帶來利益與好處。

但隻要有1%的事情處理不當,或者下麵的管理人員,弄出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壓迫民眾、搞的腐敗透頂、暗無日,那麼最直接背鍋的,可能就是他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了。

況且一旦權利集中在個人的手中,其周圍就會形成一個官僚係統,而但凡與“官僚”二字掛鉤,人們馬上聯想到的就是腐敗,馬上就會眉頭大皺,心頭籠上一層陰影。

而另一套明珠的製度,則名聲上要好聽太多太多了,雖然也有腐敗,形成了製度化、合法化的腐敗,但似乎人們的接受度變更高了,即便這類腐敗帶來的損失,遠遠超過官僚形勢的腐敗。

比如某座藥品工廠,要推銷出他們工廠生產的藥品,成本是10元/片,由於要追求高額的利潤,若是在君主的社會中,直接賄賂相關人員,就能順利上市,售價100元/片,得到近十倍的暴利。

但若是在那些標榜明珠的社會當中。

廠家就需要遊各路議員,每位議員給出數十萬的好處,讓他們通過藥品漲價的法案,承諾等他們下台之後,進入到藥廠當中擔任高薪顧問,從而讓藥品的上市價格,定在了1000元/片,從中獲取近百倍的利潤。

故而一旦腐敗合法化、製度化了,直接形式的腐敗,看似是消失了,但百姓們承擔的負擔,增加了十倍,將有更多人的窮人因買不起藥而死。

而一個人的腐敗,隻要打擊這一個即可,難度不大。

若是一群人的腐敗,要想把這個群體打掉,難度高了何止一個層次。

但即便如此。

還是很多人,要堅持“多數人的暴政”,也要反對“少數人的賢明”,因為絕對的權利,等於絕對的腐敗,且穩定性極其的不穩定,這一位是雄才偉略的明君,但到了下一代,則是貪圖享樂、親近人的昏庸之主。

搞的不好,二世而亡都經常發生。

畢竟任何人類個體,都不是完美的存在,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

而作為皇帝,可以使用全下的財寶資源為自己服務,可以選拔下最美的美女,成為自己的女人,並且將個人的興趣愛好,滿足到無上限的程度。

至於百姓的死活。

民間的痛苦,享受慣了的人,是不會在意這些細節的,沉寂在個人享樂中的他,是不會在意那些弱的存在,隻會把百姓,當成身後的背景板。

久而久之。

最終就陷入到了曆史的周期律中,再龐大的國力和資源,也得霍霍完蛋。

不過……

雖然考慮到了這麼多的先缺陷與不足,但出於個人的私人,以及為了子孫後代考慮,張越還是選擇了帝國的體係。

為什麼?

他難道不擔心會遇到國破家亡的問題?

張越腦中,自然是清新無比,明白弱點和缺陷是什麼。

但到了發達的星際時代,他認為是比較適合帝製存在,是必須得把權利和資源,全部集中起來的。

一方麵,科技發達了之後,人類的壽命也迅速的提高到00歲、五百歲、一千歲,甚至是真正的“萬歲”,而年齡越長,見識也就越多,看問題就越發的透徹,就會積累大量的經驗與閱曆,加之精英化的培養,下沉到基層的培養體係,一個智力合格、三觀正常的皇子,不太可能會變成“昏君”。

這是其一。

此外,進入宇宙大航海、星際大殖民時代後,宇宙開拓、星際移民等等活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以及嚴格的紀律約束、大量的知識技能,從而讓人類的生存空間無限廣闊,不必擔心資源上的短缺,這就能夠避免陷入曆史周期律當中……畢竟百姓是有一定承受能力、抗壓能力的,在不會餓死,不受到太殘酷壓迫的情況下,不可能走向鋌而走險的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