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長宴插嘴:“明長宴,哪個明長宴?”
丸子被人戳到了痛處,怒極了:“少管閑事,趕緊上轎!”
明長宴:“噯,怎你們得,我聽不得?明長宴不就是一念君子,我曉得,他兩年前死在煙波江,你們可知道他是為什麼而死?”
丸子不情願的攙扶明長宴上轎,放下門簾,他卻又從窗戶處冒了個腦袋出來。
“還能怎麼死,他殺了龜峰派大師兄萬千秋,後又滅了追風寨滿門上下,就用他那極陰邪的鬼門十三針,萬針穿喉過,老人、婦孺、孩兒全都被密密麻麻的銀線固定在房間裏,一動便碎屍萬段,殘忍至極。”
明長宴心裏一沉,這樣凶殘的手段,光是聽著都令人毛骨悚然。自煙波江滾了一遭後,他腦子進了水,想不起關於自己如何獲罪的一星半點事。雖太監的傳聞與他從其他地方打聽的並無多大差別,可他與萬千秋素來交好,兩派之間走動也多,此事萬不可能是他所為。退一萬步,就算是他所為,可他平白無故的做什麼要害人性命。
丸子道:“萬千秋死得蹊蹺,他死後,江湖上又憑空出現了幾起滅門事件,死法都與萬千秋一樣。武林也不出個所以然,叫我看——我就覺得萬千秋不是他殺的,不定是六大門派冤枉了明長宴,他被冤死後,心有不甘,化成厲鬼回來報仇哩!”
明少俠一生殺人無數,之前殺的人沒有地位,且窮凶惡極,大家一向都巴不得他一念君子出來做主,把全下的大魔頭都殺光,所以從來沒有人因此找他麻煩。結果後來因殺了一個江湖上的英雄好漢,好漢地位頗高。殺壞人,那叫主持正義;殺了好人,那就成了濫殺無辜。於是那位好漢——萬千秋,他被明長宴殺死了之後,明長宴便被中原武林人士群起而攻之。
仁和帝二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六大門派討伐清派,要求清派肅清明長宴,與他約戰煙波江,他被眾人合力清剿,失足落水,屍骨無存。
龜峰派掌門人糾結下豪傑,蹲守煙波江整整七七夜,沒見到明長宴從哪條河口爬上來。撈不到屍體,掌門不好向武林交代,於是親自上半坡村撅了人家的祖墳,不甚光明磊落地偷了具青年的屍體出來。掌門此事做得不人道,因此他隻一個人偷偷摸摸地做,將屍體往水裏泡了兩,泡得發白發脹,就算是叫這屍體的親媽過來也認不出。
他心中一算,大約覺得可以了,便振袖一揮,為這具屍體取了個鼎鼎大名:一念君子。
武林蓋棺定論:一念君子明長宴死了!風流一世,死得難堪,渾身都泡開了,跟白麵饅頭似的!
明長宴執掌蒼生令,鎮壓武林數年,一朝身死,江湖正道無不快活,喝酒吃肉慶祝三三夜,走親訪友,招貼告示,普同慶。
轎外,丸子又道:“可惜了明長宴的資,他橫空出世前,已有四十年載無人可使蒼生令認主。明長宴左右不過束發之年,能得此成就,當年足以讓中原武林駭聞,堪稱舉世聞名。我曾得清派鍾少俠相救,聽鍾少俠所言,明長宴出道至今,一身黑衣,黑紗拂麵,從不以真麵目示人,極少有人見過他的真容。他死後,蒼生令不知所蹤,清派也算是垮了。近兩年,江湖上禍亂四起,我看還不如他活著,好歹武林中人忌憚他,不敢明目張膽地作妖。”
明長宴在轎內靜默許久,閉上雙眼,微不可聞地歎了一口氣。
一炷香後,明長宴由宮女攙扶,穿過兩道抄手長廊。路上遇到了元側妃身邊的春姑姑,她不與眾秀女行禮,右手挎著籃子隻當做沒看見,丸子不敢作聲,低著頭催促快走。過了長廊左轉,明長宴便於眾人分開,往青竹築方向走去。
青竹築三進兩開,院子裏挖了個蓮池,養著王八和紅鯉魚。明長宴甫一進門,鯉魚受驚四下遊開,兩位宮女久候多時,一名為芍藥,一名為茯苓,二人行了禮,帶他進了正廳。廳內擺放了一張花雕方桌,左右兩側分別放置兩把扶椅。內側為起居室,床頭放了一麵屏風,屏風之上是一張東海尋仙圖。
明長宴問道:“你們怎麼在臥室放這種圖?”
芍藥答:“回少侍,此圖是皇上所賜,每位入宮的秀女各一張,可祛除宮外帶來的邪祟。”
明長宴笑了一聲,往屏風前一站,發現屏風後麵還擱置了一長平頭案,案上放置香爐一個,瓜果若幹,香火若幹,黃符、朱砂各一摞。
“這也是皇上給的?”
芍藥微微福身:“回少侍,正是。此物為雲青仙人所設,仙人親自開光,各宮之內都有,可庇佑少侍宮內事事順心,不受壞事影響。”
明長宴順手拿了個雪梨,往衣服上擦了擦,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濺。
芍藥見他此舉大膽妄為,受驚後退一步,難以置信道:“少侍、你、你怎敢吃上供神仙的東西!”
明長宴笑嘻嘻道:“神仙大人有大量,來者是客,和我同桌吃飯合乎道理。噯,茯苓,你們那個、那個皇上睡的地方怎麼走,我進宮給他做老婆了,不是得先見一見我的夫君。如何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