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正午時分,董卓的使者如言而至。
雷雲接到下人的稟報之後,便同裴仁、裴信、田韶等人一道出府迎接。
在他的印象中,皇帝差遣傳召的人一般都會是一名娘娘腔的太監;然而當他見到朝廷派來的差人之時,心中倒是感到有些意外。
來人是一位儒士裝扮的中年男子,叫做秦儀。此人身形短小,白麵長須,雙目精亮有神,一眼下去便知此人必定是一名舌辯之士。
董卓派此人前來,其中頗有用意啊。
寒暄之後,雷雲即將秦儀等一行人迎入府中;然後命下人擺上酒宴,點上歌舞,並請遼東要員列席作陪,以示熱忱之意。
宴間,秦儀當眾宣布了朝廷的旨意,對雷雲亦是極盡攏絡,其結果也正如雷雲所料,朝廷敕封他為撫遼將軍並領遼東太守,另賜金五百,錦五十匹,西涼駿馬二十匹,錢兩百萬……其封賞可謂非常厚重,意圖也再為明了不過。
拿了人家的好處,雷雲也不吝惜溢美之辭,頗為“誠懇”地感謝並讚頌了董胖子一番,也使得秦儀臉上爬滿了滿意地笑容。
散宴之後,雷雲令下人引秦儀館驛歇息,而後便喚裴仁等人至堂中議事。
“諸公,今日之事……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齊聚之後,雷雲的目光從堂下掃過,開始向眾人詢取意見。
堂下的眾人分為兩列,一側是以裴仁、裴信、田韶等為代表的遼東大族,另一側則是以柳毅、陽儀為首的公孫氏舊部。
裴仁裴信自不必說,那是雷雲眼下最親近也是最器重的人。除裴家之外,田家也是遼東一股較大的勢力,而田氏的族長田韶雖無過人之處,但貴在敦厚正直,做事穩重,故而也被雷雲委以重任;至於柳毅、陽儀等人,原本均為公孫度的心腹謀士,後公孫氏覆亡之後,這些人便歸降與他,如今亦被他所器重,任以官職……
見雷雲問及使節一事,堂下眾人頓時一陣低聲議論……
少時,隻見裴信站了出來,道:“主公,董卓遣使至此的意圖顯而易見。其一,此人不遣近侍而派手下賓客前來傳召,無非是向主公示好,表明他沒有將主公視作下屬而是盟友。畢竟此時遼東落入主公之手已是事實,他再與主公交惡乃屬不智之舉。其二,此人必是想說服主公與之聯盟以做外援。眼下董卓雖權傾朝野,但實則盡失人心;對此他雖不放在心上,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此事可化幹戈為玉帛,他何不將主公綁在他的戰車之上?即便不能,那麼他至少也會少一個敵手,如此他又何樂不為之?”
“嶽父所言有理。”雷雲聽罷微微頷首,“今日受詔,乃是為我遼東大局……他日若董卓以朝廷旨意號令於我,我奉詔還是不奉詔?”
“自然不能奉詔。”裴信一拂衣袖,道:“董卓乃亂臣賊子,禍國殃民,殘害生靈;天下之人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其惡貫滿盈,早晚必亡。主公受詔之後,非但不能奉詔,屆時還須將其使者嚴詞叱回,甚至出兵征討,以應天下民心。”
“裴大人所言有理。”
“裴大人所言甚是。主公萬萬不可與董賊等輩為伍!”
裴信言罷,餘下眾人紛紛進言。
“嗬嗬,此事我已有決斷,諸位不必憂慮。”雷雲笑著望了眾人一眼,負手言道。
如今他作為一位領袖,自然也略知一些處事之道。他深知但凡遇到重要之事,首先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張,但處理事情之前卻必須要讓別人先說,充分爭取別人的意見;如此一則能得知下屬們的立場與意圖,二則也可盡量避免決策時出現失誤,引起下屬們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