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接見許攸(一)(1 / 2)

再說許攸這邊,在得到李衝的指點後,許攸等人便依言直取遼東馳道而去。

一行人來到馳道前,立時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

眼前是一條無比寬闊的通天大道,其正如李衝所言,修建得極為驚人,為他生平所僅見;道路起始之處兩側建有驛站,道前設有柵欄,路上來往車馬如龍,川流不息,景況十分壯觀!

“真是好氣象啊……”

望著眼前繁忙的景象,許攸頓時又感慨不已。

駐足了觀望了片刻,他即與隨行的侍衛朝著柵欄走去……

一行人來到馳道之上,正要前行,卻被柵欄前站班的幾名的遼東士兵喚住。

此情此景,許攸不禁微微一鄂,而後有些不解地道:“在下正有急事趕往襄平,不知幾位官爺喚在下何事?”

“這位先生想必是未曾看見柵欄前的榜文罷?”聞得他之言,其中一名頭領模樣的士兵笑著近前道。

“哦?”許攸聞言神色微鄂,“敢請這位官爺指教。”

請教的同時,他也在微微打量著眼前的士兵頭領……

這名士兵頭領雖然身著遼東軍統一製式的軍常服,但他先前曾與李衝等人交談了半天,也從李衝那裏得知了識別對方軍職的方法。

目光微微掠過對方的肩章之後,他立時判斷出對方的軍職為隊長……

眼見許攸一副文士裝扮,那隊長也不敢怠慢,當即笑道:“先生或許不知,官府有明文規定,凡經此道過往者需繳納護道稅……詳而言之,單騎通行稅錢為一枚錢,馬車通行則為兩枚錢。先生一行共計三十二騎,馬車十輛,因此需繳納五十二枚錢方可……”

“原來如此。”許攸聞言撫須笑了笑,“規矩如此,自當遵從……”

此事李衝先前也曾對他提及過,隻不過當時他未曾在意罷了。

待隨行的侍衛向柵欄前當值的公人交付罷稅錢之後,他即將那隊長喚到一旁,而後微微施禮道:“這位官爺,在下有一事不明,還望官爺不吝賜教……”

“先生不必客氣,有話請講,在下知無不言……”那隊長聞言笑了笑,略略揖手道。

“多謝……”許攸亦含笑微微拱手,“在下不解的是遼東官府既然修建此道以利民,為何還要收納稅錢?官府既為此消耗了如此多的錢糧,想必也不缺此區區些許稅錢罷?”

“嗬嗬……先生真是眼光獨到,見識不凡;不過我主公此舉也是為了我遼東百姓,用心良苦啊……”

“哦?願聞其詳……”

“先生或許不知,今歲開春以來,自中原各州郡遷往幽州的流民已近百萬之眾……為了安置妥當這些窮苦百姓,我主公可謂費盡心力。先生,這條馳道向東可通往襄平,盡頭則在玄菟郡,其不過區區數百裏,然而這條不過三四百裏長的官道,卻可令兩千餘戶窮苦百姓豐衣足食……”

“哦?此卻為何故?”

“先生請看那邊……”那隊長指了指不遠處人來人往的驛站,“目下此處為這條馳道的起始處之一,有公值之人共計百餘人。這百餘人非官衙差役,亦非本地百姓,而是自中原地區逃難至此的窮苦百姓。我主公將其中一些人招募起來之後,即將他們作為官府中的公人安置於此,令其在此看護清掃此道,並在道路有所損壞之時出工休整,如此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便可以自食其力,於公於私皆是兩利……而今,如同這般的驛站沿途每二十裏便有一處,其所駐之百姓每月的工錢便是源自這來往客商所繳納的稅錢……這區區一二枚錢的稅錢雖不足道,然而這條馳道自通行之日起,每日往來的車馬又何止千百計?累計相加亦是頗為可觀。官府將此項稅錢納入府庫之後,便會從中支出一部分作為各處驛站當值公人的工錢,再加上平日接待行客所得所得的利錢,養家糊口那是綽綽有餘……”

“原來如此……”許攸聽罷微微頷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嗬嗬,在下今日受教了。”

送給別人一條魚隻能解他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讓他永遠有魚吃,不如教會他捕魚的方法。因此,對於一位牧守一方的諸侯而言,要想幫助治下窮苦百姓解決生計問題,隻有給予他們一條謀生之道方為長久之計……

辭別幾名遼東士兵之後,他即吩咐隨行眾侍衛全力趕路,途中不再耽誤工夫……

正如李衝所言的那般,到了第二日正午時分,許攸一行人終於抵達了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