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位子上之後,雷雲抬眼望了望二人,繼而問道:“你二人今日來此所謂何事?總不會是專程到此來蹭茶喝罷?”
無外人在場的時候,他與眼前的二人很多時候都是以朋友的身份相處的,因此在言詞方麵便不那麼講究了。
從私人感情上來說,賈詡和李儒可算得上是他最親近的謀士和朋友了。
他的幾個重要謀士之中,田豐是很有才能和謀略,也很能幹,但怎奈性子太過剛直和正派,凡大事上意見不一是常常會當麵同他爭吵,因此他心中便難免不會落下一些芥蒂,畢竟他也不是什麼聖賢,很難做到每一次產生矛盾之後都心無掛礙……
還有沮授和崔琰,這二人都是才幹出眾且忠心耿耿,但此二人出身世家,為人處事皆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標準,如果觸及到其底線二人還是會從心底抵觸的。就比如上一回在處置河北大族的事情上,崔琰雖然也讚成大舉打壓和削弱河北大族的勢力和影響力,但當他準備對那些大族們祭起屠刀之時,崔琰嘴上雖然沒有激烈反對,但心裏顯然是很不讚同此事的。
與上麵的三個人相比,賈詡和李儒就不同了。這二人不但謀略過人,而且很能洞察和體諒他的心思,為人處事上心思縝密且又很懂得權變之道,因此無論於公於私都很得他的歡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是至關重要,那就是這二人在為他出謀劃策之時從來都是隻從他的角度去考慮,也從來沒有什麼道德下線,唯一的準則便是能為他這個主子謀利,這一點是他身邊的其他謀士所做不到的。
“主公……而今蹋頓將軍已將最後一批糧草軍械運至,我們是否應將起兵的日期定下了?”聽聞雷雲提及正事,賈詡慢慢地將手中的香茗擱下,而後略略地揖手道。
“……二位以為如何?”雷雲若有所思地端起麵前的茶杯輕輕地吹了吹,而後慢慢地啜了一口。
“在下與賈大人均以為應及早動兵為妥,還望主公明斷……”聞得他之言,另一側的李儒也開口道。
“……如此便定在十日之後,如何?”雷雲抬頭望了二人一眼,淡淡地道。
“甚妥……”
賈詡、李儒略略對視了一眼,齊聲表示讚同。
“……直到今日,我心中其實仍舊有些憂慮。”雷雲輕舒了一口氣,而後隨手放下手中的茶杯,“此番西征你們建議我攻心為上,然而西涼軍剽悍頑固,馬騰、韓遂等人又深得軍心,想要其真心降服隻怕不易……一旦弄成個降而不服,不但我們的意圖會盡數落空,日後還會有不少的麻煩。”
就在他決定西征不久之後,軍部總參謀處便按照規定製定出了一份初步的作戰方案,其中賈詡等人便建議他收服馬、韓等部為己用,這一點他當然也十分的讚同,畢竟他現在最大的對手不是馬韓而是曹操。
可是馬騰、韓遂是那麼好收服的嗎?
曆史上曹操平定西涼以前,西涼的馬、韓等部表麵上雖然服從朝廷,但是實際上一有機會他們便會興兵進犯關中等地,最後弄得曹操忍無可忍,終於借著二部再次進犯的時機發大軍平了涼州!
曹操雖然最終收複了涼州,但其自身的實力損耗也相當之大,以至於後來的數年間其基本便未再有什麼大的動作。
有了這個前車之鑒,雷雲又豈能重蹈覆轍?在他看來,還是直接打下來的東西更加實在!
直接動手雖然代價會更重一些,但卻能夠一勞永逸。
“……主公所慮極是。”聞得雷雲之言,賈詡不禁微微頷首,“令馬、韓等部誠心歸降雖非易事,卻是一條上善之策。事在人為,主公隻需耐心等待時機,而後相機行事即可……主公,凡事不可操之過急啊。”
“嗯……先生所言極是,也隻能如此了。”雷雲點了點頭,情態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