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國酒茅台(1 / 2)

燒香祭拜這些儀式當然是由奶奶顏瑛主持,祭拜完了祖宗,燒了香,放了鞭炮,大家便把菜拿回主屋的餐廳,該熱的熱,該炒的炒,坐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這一個頓團圓飯吃得幸福中帶著些許的遺憾,因為老大和老四都離婚了,未免讓老人家覺得有些不完美。

吳振東也在二九那天從京城飛回來,正好趕上了大年三十的團圓飯。

有他在,倒不用怕席間太冷清了,不時說一個、兩個笑話逗爺爺奶奶開心。

有吳振東這個出息的孫子在眼前,再看看臘梅,同樣未來可期,老三家的吳俊學習雖然平庸了一些,但是也踏實穩重,不像吳小明那樣在社會上瞎混,爺爺奶奶心裏略有安慰。

一家人和十個手指一樣,有長有短,不可能大家都一樣優秀,隻要平安健康就好,二老也隻能接受不完美的現實。

還好今年家裏生意做得不錯,竹器社的訂單多得做不完,吳棟梁還準備擴張廠區,把附近的一個印染廠也吃下來,擴充改造車間。

臘梅地產公司如今聲名鵲起,縣城已經鮮有人不知道臘梅房地產的了。

盤點一年,算是有得有失,奶奶顏瑛是經曆過世事滄桑變化的人,對家裏的現狀接受得還挺快的。

想想她原來的父母也是書香門第,流落到這裏之後,平凡一生,藉藉無名,但還好他們的優秀基因並沒有流失,吳振東和臘梅身上或許就體現了他們基因的優越性。

吳啟瑞和蔡芳芳算是家裏最平庸的一對了,但他們好就好在穩健,雖然蔡芳芳有點小心眼,但也沒有掀起大風浪,此時在飯桌上,也是隻顧埋頭苦吃。

大年三十,一家人湊在一起忍不住要喝點酒,吳啟智照樣信守對女兒的諾言,不肯破戒。

都是一家人,大家也就不逼他了,不過吳啟智自己不喝酒,卻拿了兩瓶五十三度的茅台給大家喝。

不管在什麼年代,茅台都是國內最高檔的白酒,何況吳啟智拿出來的是外銷的500毫升土漆木彩盒珍品茅台酒。

吳啟智說一瓶要170元,今年幹部的工資有提了一些,現在每個月工資高的能領到300元,兩瓶茅台酒就是一個幹部一個月的工資,大家看到吳啟智拿出茅台,都為之咂舌。

臘梅看著父親從包裝精美的木盒裏把茅台拿出來,不由得眼睛一亮,心想:

等日後有錢了,也可以買些茅台酒的股票放著。

至於儲存茅台也是可以的,茅台酒身價的增長總是超過物價的增長,當然是在手頭有餘錢的情況下。

但臘梅現在投資的行業已經超出了一般人賺錢的速度,若是普通人,穩穩妥妥地以囤茅台酒來理財,也不失為一種穩妥的方式,象三叔和大伯,或許可以買些茅台酒放著,從中獲利。

因為他們都不是做生意的,隻不過現在靠竹器社的股份分紅來增加收入,要想資產不貶值,確實得想一些投資的渠道。

臘梅於是道:“茅台酒漲得挺快的,現在普通的375毫升的一瓶65元左右,聽說馬上又要再漲價了。

酒這東西啊,隻會越喝越少,我看這趨勢還是會漲,如果有人懂得事先買茅台放著賺差價,那應該能賺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