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白給錢要不要(1 / 2)

郭鳴華是個急性子,說起來他是一位海外歸僑,從米國回來創業,由於在國外讀的是導演專業,所以他回國後就把創業的目標定在了影視行業。

他覺得國內現在的影視行業資源比較匱乏,片子隻要拍得還不錯的,幾乎都成為熱門片子。

像之前引起轟動的少林寺係列,還有港片係列,所獲得的觀眾熱度,都讓郭鳴華覺得眼紅耳熱。

偌大一個國家,十幾億人口,是多麼大的市場,是哪一國都沒有的。

郭鳴華是個華僑二代,父母也是從國內出去的,在美國經過幾十年的創業,白手起家,開了幾十家中式風味的快餐連鎖店。

但是郭鳴華對於做餐飲並不感興趣,他的目標就是要做個導演,拍出好片子。

因此他到國內注冊公司之後,立即開始了用海選的辦法來征集劇本。

郭鳴華覺得華夏大地,地大物博,人才輩出,一定能夠找出讓大家滿意的片子。

這一次征集到的優秀劇本確實很多,但是既能夠根植於民族傳統文化,又能讓人耳目一新的劇本卻很少。

郭鳴華知道急不得,要不,為什麼每一年電影節獲得優秀的電影隻有一部?

為什麼影後和影帝隻有各一個?

那是因為優秀的劇本太少了!

就算是天才編劇,也不可能每一個劇本都會引起大眾的共鳴!

所以對這一征集結果,郭鳴華並不氣餒,他隻是交代助理處理所有應征劇本都必須注意,還定下一套選稿規則:

助理必須每一部稿件都認真看過去,要摘錄前、中、尾三部分的梗概,整理成冊交給他。

畢竟,以他一個人的能力,要把幾千個劇本都看完,那是不可能了。

就這樣,臘梅的劇本落入了郭鳴華助理的法眼。

看到臘梅的劇本梗概時,郭鳴華頓覺眼前一亮,於是便讓助理把完整的劇本拿來細細品賞。

在他的案頭已經有幾十部的優秀手稿了,但是他都不滿意,總覺得好是好,還缺了點什麼,直到臘梅的劇本擺到他眼前,他才頓時有一種:

就是你了的感覺!

郭鳴華發現,這就是契合自己心思的劇本,具有根植於傳統文化的基因,又有現在年輕人喜歡的冷幽默。

郭鳴華立即把這份手稿劃入了優等備選稿。

選稿一個多月之後,他又召開了研討策劃會,敲定最後要簽約的稿件。

最後,共有十部稿子入圍,成為他們影視庫裏的存稿,臘梅那一部劇本則優先定於今年開拍。

隻是郭鳴華萬萬沒想到,寫出讓他心動劇本的作者竟然是個高三的學生。

不會是剽竊的吧?

不會是冒名頂替的吧?

郭鳴華在和臘梅通電話後,心裏一頓亂響。

飛機落地,打上出租,來到容遠縣,聯係上了吳啟智,最後當臘梅出現在他眼前時,郭鳴華頓時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或許太偏頗了。

臘梅,一個新概念作文大獎賽一等獎的獲得者,能夠主動放棄末名湖大學保送生資格的女學霸,怎麼可能會在這事上作假?

隻能說一句,華夏人傑地靈,她就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