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她,父親放棄家裏的房地產公司老板不做,來京城陪讀,如果臘梅沒有經曆過前世的事,她肯定不讚成這種做法。
她會覺得還是留在老家賺錢,父親有自己現成的事業重要。
但是有了前世的經曆,臘梅更看重親情。
如果父親現在留在老家,沒有過來,臘梅也想自己賺錢後,說動父親來京城團聚。
其實這幾天經過奔走,她也悟到了一個道理,互聯網產業目前還在燒錢階段,由於生態還沒能培育起來,所以現在還看不到盈利模式。
後世大家能看到的賺錢的互聯網產業,那都是經過了幾輪的燒錢,幾輪的廝殺,幸存下來的。
最後的幸存者,成為後世人們見到的互聯網產業的佼佼者。
現在拿個風投都不太容易,國外的風投她絕對不去考慮了,國內的投資者又顧慮重重,沒有國外投資者站在互聯網風口上的認知,他們就像黃非一樣,大部份人往往把互聯網產業認為是一個虛擬的泡沫產業。
臘梅這幾天並沒有收到好的投資意向,聽父親這麼說,她忽然覺得,如果讓父親掌握一個實體產業,那也是對自己互聯網產業的最好補充。
在京城從事房地產業,目前不太可能,需得等到以後有了實力再說。
但要做實體產業得做什麼呢?
什麼是短平快,投入小,見效快、賺錢效應大的行業?
一定有,隻是她現在還沒從腦子裏挖出來。
在臘梅發呆的時候,吳啟智已經去洗澡刮胡子,出來整個人也精神了不少。
他讓臘梅好好休息,他自己去菜市場買一點菜,還問要不要讓羅浩過來一起吃飯。
臘梅說打電話問問羅浩。
羅浩接到電話,當然答應不迭。
吳啟智的電話上周就裝好了,有羅浩幫忙,報裝很快,要不然光是報名排號,得等好一陣子了,沒那麼快能裝上電話。
臘梅自我盤點一番,父親來京城之後,她要上學,要忙公司的事情,要去找投資人,忙得跟風車似地團團轉,所以根本就沒有多少空餘的時間陪父親。
見父親那麼煞費苦心地為自己著想,自己卻沒有時間好好陪陪他,臘梅也心生愧疚。
反正在屋裏閉門造不出車來,便提出陪父親去菜市場買東西。
吳啟智雖然高興,卻心疼地說:
“我知道你累,不用勉強。”
臘梅說:“我不累,走一走還能放鬆腦子。”
吳啟智一想也是,女兒做的都是腦力活,確實需要走動走動才能放鬆,這才高興地拿著菜籃子和臘梅去菜市場了。
他一個大男人,提個菜籃子有點不倫不類的,他卻泰然自若,顯見是做慣了這樣的事。
臘梅有點心酸,從父親手裏接過菜籃子,一看這菜籃子,還是自家竹器社出產的,編得挺精致的,出口的產品,估計是父親順手帶到京城的。
“爸,既然你都要定居在京城了,要不你在京城找個伴吧?平時我無暇照顧你,你也不會孤單。”
臘梅主動開口道。
吳啟智把頭搖得像波浪鼓似的,道:“算了,我不想找了。有你媽鬧一回,我去了半條命,已經對婚姻這事不產生向往了,我怕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