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青州上任

張讓和何進都收了不少的黃金,在朝廷上難得達成了一次共識。雖然他們都覺得有些奇怪,不過看在錢的份上,他們還是將此事定了下來,不過定下來之後,他們還是派人找到了審配,想要了解這審配葫蘆裏買的什麼藥。

審配早就料到事情會這樣發展,早就和高順商量好了。於是,沒等張讓和何進派人過來,審配去了張讓的府邸,高順去了何進的將軍府。而兩個人說的話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大人(將軍)有所不知,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將我們的勢力建立起來,要是讓何進這個匹夫(張讓這個醃賊)從中阻撓的話,那我們的勢力什麼時候能建立起來?何況現在青州動蕩,破壞嚴重的話也會阻撓我們的發展,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為大人(將軍)效力啊?”

一番話,讓張讓和何進轉怒為喜,自然表揚了二人一番,而高順在何進處也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收獲。

何進為了收買人心,表示要調了一批士兵的服裝給高順。高順也是一個精明人,自然不敢要。“將軍,這樣大張旗鼓的出城,要是被張讓知道了,從中阻撓我們我們的話,肯定會為將軍帶來不少的麻煩,這可是得不償失的事情。等我們到了青州,有了實力之後,那時候將軍再給我們支持,張讓也不敢說什麼了,將軍以為如何?”

見到這人還為自己著想,何進自然高興,當即表示要高順有什麼要求盡管提。高順並沒有料到還有這麼一說,和審配也沒有商量過。但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想到青州的北海還在孔融的手裏,而且孔融似乎對自己的主公還處於排斥的情況,所以想了一下說道:

“大將軍,這孔融還在北海,他自持是孔子之後人,怕小的過去之後難以駕馭,我想要是將軍能用一張詔書將他調回洛陽,一來孔融定會對大將軍您感恩戴德而投入到將軍門下,二來小的也能放開手腳大幹一番,你看如何?”

何進倒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聽到這話之後有些遲疑了。孔融的名號他聽說過,知道是北海的郡守,但是一個郡守,能對刺史又和阻撓呢?他高順要是這點事都處理不好的話,能在青州有多大的作為?

“高順,你過去是以刺史的身份過去,除了本將軍,還有誰能難為你?要是這孔融檔膽敢阻撓,你打可以將他治罪,還有何擔心的?”

“將軍有所不知,這孔融是聖人孔子第二十七代嫡孫,兒時已經是多有賢名在外的,我高順初到北海,要是他加以阻撓的話,高順是沒有半點辦法的。倒是將軍可就不同了。要是將軍能將他調入洛陽,他對將軍自然是感激的,到時候也能成為將軍身邊的一個好的幫手!他這樣的人,也隻有將軍這樣的人才能駕馭得了的。”高順苦笑了一下,認真的說道。“要是他和小的對著幹,這樣一來,我們勢必要將孔融推到張讓的那一邊,還會阻礙我們,將軍,您看著辦吧。”

何進一個屠夫出身,自然不怎麼了解這孔融的底細,不過聽高順的這一分析,還真的是這樣。要是這孔融真的是一個人才,而自己卻將她推到了對手的陣營,還真的是一種得不償失。再者一聽高順的話,這一個新投誠過來的人還真心為自己著想,心中難免有了一種想法,於是走下座位,來到了高順的麵前,“難得爾還為本將軍著想,好,本將軍馬上就進宮麵聖,為你求來一紙詔書,讓你安心做你的青州刺史!好好做,本將軍不會虧待你的!”

高順急忙表示出一種誠惶誠恐的模樣,“多謝大將軍抬愛,小的一定好好為將軍做事!”高順說到這裏,猛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冀州、兗州、兗州和徐州似乎都想要對青州下手,於是他再次說道:“大將軍,小的過來的時候,這兗州劉大人等似乎要對青州用兵,大將軍最好也能讓聖上給他們下一個詔書,讓他們不得對青州用兵,要不小的過去就要忙著打仗了,很有可能就被他們滅了,到時候還怎麼為大將軍您效力呢?”

何進一想也是,當即表示要高順在將軍府好生休息,然後就匆匆忙忙的趕去了皇宮,見到了自己的妹妹。將高順的話這麼一說,何太後也覺得這件事對何進有莫大的好處,於是在靈帝的麵前為高順說了一番好話。當然,對何進的好處自然被這何太後說成是對靈帝的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