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吟在宗淼的陪同下風塵仆仆的來到信都,直接來到韓馥的府邸,交上了自己的拜帖。可是守門的幾個家人說什麼也不放他們進去,周吟隻得回轉身找了一個地方住下,隻要劉備沒來求救,那平原的事情多一天少一天也是無所謂的。他卻不知道這個時候就算是劉備前來求救,韓馥也是自身難保了。
黃巾起義的再次爆發,將曆史再次推向了原來的軌道。爆發以後,東漢朝廷被迫取消黨禁,大赦天下黨人。袁紹應大將軍何進的辟召,組西園新軍,置八校尉。袁紹被任命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但大權掌握在宦官、上軍校尉蹇碩手中,而此時,漢靈帝病重,太子未立。在皇位繼承問題上,宦官與外戚何進的矛盾激化。
何進采用袁紹的建議,調集四方猛將豪傑,領兵開往京城,對太後進行兵諫,時任並州牧的董卓帶領軍隊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騎都尉鮑信回家鄉募兵。四方兵起,京師震動,立太子劉辯為帝。
宦官們走投無路,鋌而走險,在張讓的指揮下,中常侍段珪等率領黨徒數十人,等候何進入宮後,將何進斬殺於嘉德殿前。何進部將聽說何進被殺,領兵入宮,虎賁中郎將袁術攻打宮城,焚燒青瑣門。張讓等人遂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從複道倉皇外逃。
曆史自此走上了正軌,董卓進京,率領軍隊抵達洛陽西郊,於北邙阪下與少帝和陳留王相遇。十分驕橫的董卓決意實行廢立,以建立個人的權威,讓袁紹等人感覺到了危機,袁紹沒有辦法,隻得逃亡冀州。而周吟到冀州的這一天,袁紹正好就在韓馥的府上。
袁紹,字本初,出身於東漢後期官宦世家。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早逝。袁紹庶出,過繼於袁成一房。正因為他的身世顯赫,聚在他手下的奇人義士多不勝數,這其中武有顏良、文醜,文有郭圖、逢記。一行人風塵仆仆的來到信都,直接就去拜訪了韓馥。
韓馥字文節。穎川郡人,能在這個動蕩的東漢末年成為軍閥與政治家,他還是有他自己的能力的,對於袁紹的到來,韓馥心中雖然困惑,但是還是將袁紹一行人迎進府中,不過他對袁紹一行人的目的,卻有著警惕。雙方寒暄了一陣,韓馥就將袁紹等人安排在府中休息。
“主公,目前我們居無定所,是不是考慮……”郭圖在見到韓馥之後一句話都沒有說,等到了住處,將今天的事情結合以前對韓馥的了解仔細的和袁紹分析了一遍,試探著對袁紹說道。
對於下屬的想法,袁紹自然是知道的。不過此時的他有些遲疑,畢竟自己剛到冀州,還沒有一個容身之所,要是現在將韓馥拿下,恐怕不能服眾,所以他搖搖頭,歎息了一聲。
作為袁紹手下首席幕僚,郭圖當然知道袁紹心中的想法。“主公,韓馥懦弱,根本就不足為懼!冀州民風強悍,兵精糧足,主公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冀州確實是不二之選!還請主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袁紹自然也知道這冀州的重要性,但他還在遲疑,因為要是自己沒有理由就將韓馥這個刺史取而代之,恐怕這天下人會對自己有所看法。“公則,我們暫時還是找一個地方安身吧,冀州兵精糧足,但現在還不是我袁紹能想的。”
郭圖一聽有點著急了,要是錯過這麼一個機會,那以後想要拿下韓馥,在冀州取而代之就更加困難了。所以想要繼續勸說。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逢記卻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於是在旁邊笑著說道:
“公則,如果不出我所料,主公定然有了決定,你還是休息一下,讓主公好好地整理一下他的想法吧。”
“這……”
“公則,別說了,我們還是出去吧,主公也累了,這件事等主公決定了再商議吧。”
逢記笑著說完就起身往門外走去,此時袁紹開口叫住了他們倆:“公則,逢記,你們二人留下吧。”
事情確實如同逢記的判斷,袁紹心中確實有了想法。冀州的富庶早就讓他垂涎三尺,相對於全國來說,黃巾起義對冀州的波及相對的要小,而且有也基本是在冀州的邊界、外圍,所以影響並不大。他逃亡的時候,之所以選擇冀州,也正是這個原因。
“二位都是我袁紹重要的謀士,你們的忠心我袁紹自然放心。冀州,對我袁紹來說很重要,然而此時在韓馥這個小人的手中,我們初來乍到,還不足以服眾,所以我們還是要暫緩行動。”袁紹說出了心中的想法,不過他還是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所以此時還是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