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現贗品的時候,沒人發現。現在不知道轉了幾手,也許過程中有人發現問題,也許一直都沒發現。
總之,像擊鼓傳花一樣,不過這個花越來越大,現在要是炸了,那可真是刺激啊。
沈十一這時候已經走到了青花如意瓶跟前,看著這隻瓶子忍不住說了聲:“哎,可惜。”
正想著要不要告知拍賣方的時候,忽然有個中年男人衝他走過去,說道:“怎麼?小兄弟?這瓶子有什麼問題嗎?”
此人名叫劉建立,早年靠煤炭發家,是晉西有名的富商。最近幾年煤炭生意不景氣,開始拓展業務轉型房地產,雖然入場晚了點,但是仍然賺了個盆滿缽滿。
錢多了,就想投入些古玩字畫。一是看好古玩的行情,覺得升值空間較大;二是進入較高級的圈子,豐富自己的內涵,改變自身煤老板的刻板印象。
可想買些真貨,殊為不易。
他沒有豐富的古玩鑒賞經驗,更沒有濃厚的興趣學習古玩的各種知識,隻能投機取巧。
那就是看人。別人看寶,他看人。綜合分析眾多玩家對某一件古玩的看法,十個人中有七八個人都看好這件物件,而質疑的兩三個又沒什麼可信度或者吹毛求疵,就可以出手了。
真貨的概率也維持在七八成,劉建立很滿意了。
眼前這隻青花如意瓶他有意競拍,一直在留意看這隻寶瓶的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表現出不看好的意思。
可看沈十一剛才的舉動,好像東西不對,有什麼問題。
如果說隻是一件幾百萬的東西,劉建立倒不必如此認真,更不會對一個小年輕的意見放在心上。但是青花如意瓶價錢實在不低,五千多萬呢。
可別大價錢買回去,聽個響。被人嘲笑為冤大頭,錢財是小,名聲是大。而且看沈十一的舉動,不似造作的博人眼球。就決定上前問問。
沈十一不答反問:“怎麼,您想買嗎?”
劉建立笑著說道:“的確有意競拍,在下劉建立,不知道小兄弟怎麼稱呼啊?”
沈十一報上了姓名。
劉建立接著說道:“怎麼小兄弟,這隻青花如意瓶你有什麼看法嗎?很多人都對此瓶交口稱讚,而且好幾個人都有意競拍。”
沈十一左右看看來來往往的人,猶猶豫豫沒開口。
劉建立見此便示意沈十一去旁邊的角落裏談談。
本來沈十一沒有下決心告訴別人青花如意瓶是贗品的事,他們信不信先放開不談,自己極有可能引火燒身。他內心裏怕的是這個。
但是聽到劉建立說很多人都對這隻寶瓶有意競拍。想來最後成交是沒有問題的,拍出的價格極有可能上億。
這麼一想,沈十一覺得自己不應該在發現贗品的時候猶豫。那讓他感覺自己不是主犯,也是從犯,罪過不小。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沈十一第一次切實體會到了這種感覺。
......
沈十一看著劉建立,想了想說:“我說了怕您不愛聽?”
劉建立示意沒關係,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