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笑著應了一下,看來這個姓沈的小子,還是有點眼力。
沈十一當然不知道焦老心中所想,盡管這幅畫的確是‘畫工上乘,技法嫻熟,形神兼備’,但是這幾個字適應所有書畫作品。
主持人看這幾位聊個沒完,說道:
“幾位是否有意競拍?不出價的話,我就宣布流拍,咱們繼續看下一件。”
焦老搖了搖頭,覺得被人掃了興致,說道:
“幾位可對此畫有興趣?實不相瞞,老夫收藏元代畫作較少,可不會將此畫拱手想讓。
當然,如有誰有興趣,等我拍下來,可以去我那兒一起欣賞欣賞。”
兩位老人搖了搖頭,表示對這幅畫興趣不大。
沈十一也無意競拍。
主持人看這架勢有點無語,你們都商量好不喊價了,那我還拍什麼賣啊。不過,也不好說什麼。
除了一個年輕的,剩下三位都七老八十了,萬一言語上起了衝突,老頭直接往地上一倒,那自己不得吃不了兜著走啊。
就這樣,焦老以底價200萬拍得了《猛虎圖》,等他把畫作小心翼翼的收起,裝入盒子,主持人才繼續介紹下一件拍品。
下邊的兩幅字帖,王鐸草書《臨王羲之闊別帖》、乾隆帝臨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分別被旁邊兩位老人拍下。
王鐸,擅書法及山水、花卉。書法四體皆能,在晚明書壇獨樹一幟,世稱“神筆王鐸”。
特別是草書筆法勁健,灑脫淋漓,用筆張弛有度,一派天機,寫到物我兩忘時,常常有如神助。
對於焦老來說,王鐸的作品已有多幅,所以就沒再和二人競爭。至於乾隆臨王羲之《快雪時晴貼》更是毫無興趣。
主持人見三幅作品都如願成交,嘴角含笑領四人來到旁邊領一張桌子前,指著第一幅作品說道:
“王震硃畫鍾進士,底價65萬。王震即王一亭,其與吳昌碩、齊白石被並稱為“中國二十世紀寫意畫三大巨匠”,不僅享譽國內,而且名揚海外。
法國政府曾購買王一亭、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作品共12幅在巴黎展覽,這是中國現代繪畫在世界大博物院內開辟專市陳列的第一次。
足見其畫工卓絕...”
主持人說完,焦老接著道:
“以朱砂作畫,鍾馗身材魁梧,罩袍寬大,雙手背於身後,提劍隱發。其旁一青身小鬼轉頭欲逃。
鍾馗雖麵容沉靜,但凶威赫赫。嘴角略帶笑意,好似以此為樂。王震真不愧為以天地精怪作畫的第一人。”
沈十一等人在旁點點頭,最後這幅畫被焦老以115萬的價格拍走。
最後一副作品是清乾隆緙絲禦製萬年青詩畫卷,被之前拍下乾隆臨《快雪時晴帖》的老者以385萬的價格拍走。
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獨有的絲綢藝術品。它是以最傳統的“通經斷緯”的欣賞裝飾性織造法,創造出具有雕琢縷刻效果,並有雙麵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
由於織造工藝繁複,耗時極長,價比黃金,所以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而且緙絲強度遠高於其他絲綢類工藝品,極為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