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太師故事(1 / 2)

見洪岩還沒到,張爸便講起了董其昌。

董其昌,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此人35歲走上仕途,80歲告老還鄉,亦官亦隱45年,總計為官18年、退歸田裏27年。

能在黨爭激烈的明晚期明哲保身,可見其人極其精明,或者說圓滑,屬於見好就上,見危即躲那種人,生在和平年代就是庸吏,生在亂世肯定是呂布那種“三姓家奴”。

董其昌以佛家禪宗喻畫,在書法上也注重神韻,也就是書畫上注重說不清道不明的神韻,極其迷信。

當然,此人的貢獻也不小,那就是極大推動了寫意畫派、書法派的發展,促進了文人畫的興起,搞的書、畫越來越意化、神化、主觀化,給當今新派、怪派提供了學習的模板和底氣。

除此之外,明代史書還記載有一件關於董其昌的大事“民抄董宦”,算是董其昌一生汙點,也從側麵反應了當時人們對他的真實看法。

民抄董宦說的是:

萬曆四十四年,華亭縣生員範昶(音場)被鄉宦董其昌逼死,而後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的故事。

董其昌當時雖已退居在家,但仍然有官職在身,加上養病的“京官”這層身份且學生為當地縣令,平日裏便仗著權勢,橫行鄉裏,頗有些無惡不作的意味。

萬曆四十三年九月,董祖常(董其昌次子)率領家奴200餘人,在夜晚一更時分,明火執仗,闖入鬆江府學生員陸兆芳家,直接搶走其使女綠英給董其昌做妾。

陸兆芳懾於董其昌的勢力隻有忍氣吞聲,但此事被人編成《黑白小傳》在街頭被蘇州說書人錢二廣為傳播。

《黑白小傳》第一回有“白公子夜打陸家莊,黑秀才大鬧龍門裏”。董其昌號思白,稱“白公子”,生員陸兆芳麵黑,稱“黑秀才”。

隨著《黑白小傳》在民間傳播的越發熱乎,董其昌深覺名聲受損,憤怒至極,便把說書人錢二和疑似編寫《黑白小傳》並指使錢二說書的範昶二人押至府門前,逼二人跪下對質認錯。

範昶受此奇恥大辱,回家不過十日,便含冤之下,急火攻心而死。

範昶死後,其80多歲的老母馮氏,帶領兒媳龔氏(昶妻)、孫媳董氏及婢女四人前往董其昌家訴冤。

馮氏自恃身為五品命妻,兒媳(董其昌的妻妹)、孫媳(董族孫女)與董家兩代姻親,應該不會有禍。

沒想到董其昌父子完全不顧親戚之情,命家奴將幾人毆打,隨身婢仆四人,被剝去其衣褲,百般辱治,令人發指。

這種無恥行徑引起了地方士民的憤怒,罵聲載道。範家親屬先去官府告狀,但縣令為董其昌學生,當然站在董其昌這邊,就是知府都不受理此事。

範家親屬見對方權勢甚大,便通過範昶母馮氏聯絡馮氏家族,舉全族之力鳴冤,共發《馮氏合族冤揭》,聲討董其昌。

同時,知道生員範昶受辱,寒門子弟覺得受到了權貴打壓欺負,都義憤填膺。不久,在《馮氏合族冤揭》的聲討後,鬆江府學、華亭縣學、上海縣學、青浦縣學、金山衛學五學共發檄,討伐董其昌,號召‘凡我同類,勿作旁觀,當念悲狐,毋嫌投鼠’,‘眾鼓齊鳴,期於十日之中,定舉四凶之討’。

十日之期一到,如潮水般的人先是聚集於官府門前,請求嚴懲董其昌。官府一看事情要鬧大了,害怕激起民變,便將董府惡奴杖責二十,以泄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