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匿名舉報(1 / 2)

走進小型會議室,楊樂一眼就看見架設在西北牆角的那台攝像機,雖然架在牆角,卻仍是格外顯眼。麵對攝像機,楊樂雖然心裏沒鬼,卻莫名地生出了一種緊張感。

小型會議室位於陰麵,中間擺著一張長方形的會議桌,本來桌子靠窗的北側擺著一把椅子,兩側各擺著兩把椅子,現在被抽掉了兩把,成了東側兩把椅子、西側一把椅子。很明顯,這就是審問的布局。方樹坤讓楊樂坐到西側的那把椅子上,自己坐到東側靠南的那把椅子上。鄧寅走到攝像機旁,對著楊樂調了調角度,按下按鈕,然後挨著方樹坤坐到了靠北的那把椅子上。

兩人分工明確,方樹坤負責詢問,鄧寅負責記錄。

方樹坤端起水杯,喝了口水,心平氣靜地說:“楊樂同誌,有一件事我們得先跟你說清楚。我們給你們單位領導的通知是,要他們今天把你留在單位。至於具體事由,我們沒有透露。所以,你不要對自己單位的領導有什麼意見。這一點,相信你應該能理解吧。”

方樹坤的語氣讓楊樂多少放鬆了一些。他點了點頭:“我知道,這是你們的工作紀律嘛。”

接下來,方樹坤詢問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話題,比如在畢業院校、家庭成員、興趣愛好等等。談話期間,楊樂完全放鬆了下來:反正心裏沒鬼,也不怕被調查。這麼一想,楊樂覺得這些問題實在多餘,便主動說:“領導,我們別繞彎子了,大家都忙,還是直奔主題吧。”

這話讓剛剛放鬆下來的氣氛瞬間凝固了。方樹坤看著楊樂,楊樂也看著方樹坤。

僵持了十幾秒後,方樹坤說:“好,那我們就直奔主題。我們在國慶假期的時候,接到一份匿名舉報信,說你在上周五去齊江市凍結一家公司賬戶時,有索賄受賄的行為。我們這次來,就是想跟你核實一下這件事是否屬實。”說完,他從檔案袋裏摸出舉報信,又摸出來六張照片。他把這些材料交給鄧寅,鄧寅心領神會,拿起材料,起身遞給楊樂,並提醒說:“看完以後給我。不要撕,就算撕了也沒用,我們還有備份。”

楊樂接過材料,本能地先去看照片。這一看,他便知道怎麼回事了。

那是國慶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大約上午9時,啟順紙箱廠的老板廖啟昌打來電話,央求楊樂立即去趟兩百公裏外的齊江市,說他通過內幕消息打探到被執行人紅楓家具公司的銀行賬戶當天下午要會彙入一筆20萬元的款項,央求楊樂立即趕往銀行將其賬戶凍結。

楊樂問,紅楓公司賬戶不是被凍結了嗎?錢打進去就跑不了,你幹嘛這麼著急?

廖啟昌說,不是,是紅楓公司偷著在齊江銀行另開了個賬戶。昨天下午紅楓公司往東北發出了一批家具,客戶今天上午完成驗收後,下午就打款。紅楓公司為了逃避執行,肯定會要求客戶把錢打到新賬戶上,而且估計錢到賬後很快就會轉移,所以,必須趕緊趕過去把新賬戶也凍結了,晚了就來不及了。

楊樂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問,這麼私密的消息你是怎麼知道的?消息可靠嗎?

廖啟昌急了,說這是他花了1萬塊錢買來的內幕信息,他這是實在沒辦法了,才這麼做的,否則誰願意花這冤枉錢。

話說到這份上,楊樂知道廖啟昌這話肯定不是空穴來風,隻是他沒想到生意圈居然也玩起了無間道。他不敢耽擱,立即向辦公室申請派車,但不巧的是,那天單位的公車和人員都緊張的很,於是,他跟堂兄楊承業借了輛轎車,拉著同批考入、被分配到辦公室的劉明浩一起去了齊江。

齊江是座地級市,東部與同是地級市的渤海市毗鄰。兩市之間橫亙著一條縱貫南北的山脈,形成了一條天然的分界線。因山脈形似一條臥在地麵的巨龍,故而得名臥龍山。東州是渤海市西部的一個縣級市,與齊江市搭界,由東州城區去往齊江,要經過臥龍山的主峰之一帽兒山。帽兒山上的盤山公路蜿蜒曲折,形似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牛角,要走上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

楊樂和劉明浩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在下午一點鍾趕到了位於齊江市區的齊江銀行。顧不上吃午飯,兩人一直在銀行門口等著,銀行下午一開門,兩人便進去辦理凍結業務。廖啟昌那1萬元的情報費果然沒白花,紅楓公司的確在齊江銀行開了個新賬戶,而且裏麵也的確剛剛打入20萬元的錢款。於是,兩人立即將錢款凍結。隨後,兩人在路邊小攤上吃了碗麵條,然後去紅楓公司送達凍結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