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夥食,每人每天半斤肉,一斤魚,米飯管夠,另外每天補助二百文錢或者十斤米。
比過年吃的還好!所以士卒們士氣高漲,訓練刻苦,自己能夠吃飽,家屬又不會挨餓,惜甚麼力氣?
聽到方天定許願,一個老年工匠問道:“哦,大郎,真的有那麼一天麼?”
“當然!”方天定停下筷子,說道:“占了天下,苛捐雜稅都給免了,田租不過三成,隻要大家勤快,何愁沒有肉吃?”
眾人皆默然,三兩下扒完飯,各自上工去了。
吃苦耐勞,一直流淌在華夏諸民的基因裏,但凡壓迫寬鬆些,大家也能想辦法吃飽飯。
可惜,老天爺不願意,皇帝又不讓,逼得大家進了山。
聽了方天定的願景,眾人都是盼望。
提不了刀,上不了陣,就多出些力氣,不求天天吃肉,隻求溫飽無虞。
願望就是如此簡單。
眾人以行動表明態度,方天定也暗暗發誓,絕對要讓大家天天吃肉,爭取讓大家吃出三高。
吃了午飯,士卒訓練繼續,方天定開始磨練自己的武藝和騎術。
方家家傳的戟法,威力非凡,身處反賊陣營,方天定當然要有自保之力。
揮汗如雨中,一群六七歲的孩子跑了過來,紛紛嚷道:“方家哥哥,我們也要學武,好上陣殺敵。”
個個衣衫襤褸,大冬天的,都沒有穿鞋,甚至還有男童隻穿了半截褲子。
實在是窮,哪怕繳獲了如此多錢糧,也不能保證人人溫飽,特別是軍隊占據了大半資源後,流民們每天隻有六碗稠粥果腹。
餓不死,距離吃飽也還遠,哪怕能通過工作換取一些糧食,也是杯水車薪。
人多糧少,方天定也是無計可施。
“哎~”歎了口氣,方天定叫道:“葉貴!”
葉貴應聲而至。
宋江征方臘時,葉貴去揚州聯係內應,被張順發覺,一刀剁進水裏,一句台詞都沒有,妥妥的龍套。
文不成武不就,葉貴隻能給方天定當個跑腿的。
方天定吩咐道:“去,召集營地裏所有十歲以下的孩童,教他們識字算數,每天管兩頓飯。”
看到葉貴杵著不動,方天定喝道:“去啊,愣著幹嘛?”
葉貴苦著臉,說道:“大郎,糧食本就不夠,這樣一來就更緊張了,怕是支持不到半個月,馮掌櫃不會同意的。”
馮喜是方臘稱帝後的引進使,路人甲一個,現在掌管著錢糧支出,扣扣搜搜的,人稱馮掌櫃。
聽到沒糧,方天定也是頭疼。
因為仁義廣播,半個月湧來七八萬人,個個拖家帶口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吃。
不過,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方天定喝道:“告訴馮喜,就說是我的命令,我爹那,我自去解釋。”
葉貴苦著臉離開了。
方天定看著如火如荼訓練的士卒,默默盤算道:“半個月,差不多也該出山了。”
晚上,軍隊回營,工匠收工,流民回窩,方天定也歇不了。
各級軍官齊聚一堂,聽方天定上課。
除了基礎的識字算數,還有簡編的戰爭論、紀效新書、三十六計等書籍,其間免不了思想教育。
眾人歇息,方天定還要趁機寫書。
腦海裏的東西,總要落到紙麵上才保險,免得忘記了。
幸好,穿越有福利,力大無窮,思維敏捷,精力充沛,這才能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