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哧~咣哧~
車輪碾壓過鐵軌,輕響不斷,還帶有輕微的搖晃。
“五年前,此火車剛出來時,孤就來做過一次,那真的是又吵又晃,一段路下來頭暈腦脹,簡直要命。
兩年來不斷改進,已經相當好了,又快又穩,否則父皇得知孤請劉老先生坐這玩意,怕是要扒了孤的皮。”方捷笑嘻嘻地說道。
話語中,盡顯得意和自豪。
劉韐並未責怪他的輕佻,隻是閉目感受了一陣。
自從就國,他一直未曾回來故國,隻是經營封地。
此時此刻,他也被震撼的不輕。
“此車到應天,用時幾何?”劉韐問道。
方捷伸出手,張開三根手指頭,道:“三個時辰。”
“這麼快?”劉韐驚訝。
滬鬆到應天,差不多三百公裏,一個時辰跑一百公裏,簡直飛一樣。
旁邊,侯蒙道:“此火車技術基本成熟,小子上任後,計劃大修鐵路,以勾連全國。”
“可否詳細說說?”劉韐問道。
侯蒙道:“一條從西域到海州,貫穿東西,一條從率濱府到日南,交通南北。
另外,還有各條支線,確保各路都在連接之中。”
“大計劃啊大計劃!”劉韐歎道:“鐵路修建一成,國土穩固也!”
“是啊。”劉勉之道:“有了鐵路,任何地方叛亂,亦或外敵入侵,大軍瞬息到達,何人能敵?”
劉韐點點頭,道:“隻怕急功近利,有傷地方百姓。”
他倒不怕花錢,對他這個層次的人來說,成千上萬貫的都是小錢。
隻是這項工程太大,比之大運河尤有過之,萬一操作不當,怕是有一個隋朝的下場。
侯蒙道:“先生放心,人力方麵,陛下已經決議用兵天竺,有的是人口。
其他的,困難再與地形地勢,餘者皆不足論。”
他是內定的宰相,國內重大決策,當然也是知道的。
所以對天竺用兵的事也是知曉。
帝國停兵已經有三四年了,也該繼續動彈了。
劉韐聽了,道:“給我那送二十萬人,再把鐵路修過去。”
語氣很淡,卻不容置疑。
侯蒙能怎麼辦?隻能苦笑著應下。
劉韐道:“我也不讓你吃虧,隻要你把鐵路修過去,我就把封地交還給中樞。”
方捷侯蒙盡皆愕然。
“我意已決,奏折已經備下,不會改變,”劉韐看向窗外,問道:“國內人口有多少了?”
窗外,鐵路沿線房屋連綿不絕,時時可見車水馬龍。
侯蒙道:“先生卸任時,國內人口幾近一億,至去年,又翻了一番,幾近兩億。”
“一任翻一番,好啊,好啊~”劉韐讚歎道。
“首功歸於陛下,若非陛下免了丁口錢,百姓能生也不敢生啊。”侯蒙道。
“確實如此,不過……”劉勉之補充道:“以如今百姓富庶,哪怕重收丁口錢,也無足輕重。”
“沒那個必要,國內稅收一年超過十億貫,區區丁口錢值得甚多?還不夠朝廷麵子錢。”侯蒙道。
收丁口錢隻是開玩笑,也沒人當真。
前朝時,為何人口很難增長?
是中國人不夠勤勞,養不活家裏人麼?顯然不是!至少不全是。
以中國人的吃苦耐勞精神,一家養三五個,終歸是能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