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想拂了正陷入自己遐想之中大佬的麵子,但該說的話還是得說,少將侍從官有些艱難的開口:
“這封電報,是淞滬戰區司令部在兩個小時前發給軍政部的,軍政部何部長為此專門致電複興社的戴處長,請他以秘密手段核實該戰報的真實性,最終在10分鍾前,反饋回來的信息是,日軍華北派遣軍司令部在夜間電文來往突然密集,其麾下第十軍所屬第十八師團的番號頻繁出現,包括第6重炮旅團及第六師團所屬第36步兵旅團,經潛伏於其中的情報人員綜合判斷後,必然是嘉善前線出現重大變故。
此捷報電文,十有八九是準確的。”
“你意思是說,淞滬戰區司令部,軍政部,包括複興社都經過核實了?”正在沉迷於自己顧全大局心態中的大佬猛然一呆。
“是!”侍從官隻能點頭。
為了這封不可思議的電報,複興社可是調用了華北地區潛伏的最高級別間諜,花老鼻子勁了,而且距離嘉善最近的情報處工作人員正在星夜趕往嘉善前線。
“好!”呆了小一會兒的大佬在小廳中來回踱步,再度猛拍了一下小幾,毫無違和感的提高聲量:“獎,必須獎,給嘉善前線的將士大獎,讓他們立刻上報此戰有功之人。”
“具體名單,軍政部根據嘉善前線指揮部和淞滬戰區司令部的報告,已經擬定好了。具體功勳等級需要您親自審定,另外,隻待複興社情報人員潛入敵占區實地勘驗彙報後,軍政部方麵就聯係宣傳部門見報大力宣傳。”侍從官從包裏拿出寫得滿滿的一張紙。
“好!拿來我看看!”興奮的不斷摩挲自己頭皮的大佬此時也不說自己的下屬一涉及到功勞之事就如此積極了,完全沉浸在喜悅之中。
若論知道這不是虛報而是真實戰績的喜悅程度,這位大佬或許稱不上第一,但位列全中國前三是沒跑。
淞滬大戰,他這個一國領袖可是一聲令下聚集了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精銳和日寇鏖戰,高舉著民族大義之旗的他好好的過了一把帶頭大哥的癮。
可沒料到,中日兩國的巨大工業差距導致兩國完全不是一個維度的戰爭,加上一些不可言說的因素,七十萬大軍竟然被日本人打了個稀裏嘩啦。
最後還被日本人狠狠的來了記左勾拳,如果不是67軍和43軍兩軍舍死固守鬆江,七十萬大軍能不能回來一半都不好說。
現在,近三十萬日軍更是咄咄逼人向首都而來。
這些,都是日本人在狠狠打他這個中國帶頭大哥的臉。
四行倉庫那一戰,八百孤軍把日本人打了個頭破血流,不得不借助西方之力來解決困局,算是一時閃光,但那也改變不了他褲衩都快被扒下來的窘態
軍政部提供的授功人員名單不是一般的長。
為首的自然是淞滬戰區司令部的上將級副司令長官,這已經是不成規矩勝似規矩的慣例,沒有長官的運籌帷幄,那裏來的戰場勝利?
為啥沒有戰區司令官的大名?
很簡單,正在閱覽名單的這位就是。
不寫他,不是怕他勳章太多了胸前掛不下,而是怕他臉上掛不住。
這一仗都已經打成這個鬼樣子了,他還要厚著臉跟全中國說,是老子指揮贏了這一仗,不再掛個青天白日勳章,你們心裏過意的去嘛!
那不是捧大佬,而是把大佬往坑裏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