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不期而至的驚喜!
唐刀此次來徐州,可謂是收獲滿滿。
利用關係從第五戰區司令部領到了10萬軍餉和獎勵,另外將手中的全部大黃魚兌換了14000餘銀洋,團部軍需處所擁有的資金總計達114000銀洋,購買糧食、馱馬、戰馬、白糖、食鹽等物資總共花出去42000銀洋,尚餘72000銀洋。
大筆的銀錢花的主管後勤的莊師散心如刀割,但唐刀卻是認為物有所值。
十萬斤精糧和大量的醃肉足以保證四行團現在2000餘官兵近兩月夥食,若是稍微節約點兒,甚至能堅持三個月不用再後勤補給,這足以讓四行團擺脫很多來自人為方麵的掣肘。
白糖、食鹽這些必要物資更是能充分保持四行團官兵們的營養。
唐刀可是深知官兵身體素質的重要性,所謂精銳,不光是精神意誌強就戰無不勝的,那也必須得有強健的身體做為基礎。
為何中國軍人在和日軍白刃戰時隻有少數幾支部隊能抗衡,拚刺訓練水準不如隻是一方麵,日軍步兵營養充足身體素質更好才是真正原因。
所以,唐刀正好利用長途行軍沒有戰事的這個空隙,用豐富物資將官兵營養給補充上,花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
畢竟,人沒了,錢還在,又有個球用?
而最後一筆大交易更讓唐刀滿意。
有了投資理念的馬文學提供的產自草原膘肥體壯的蒙古戰馬,足足有90匹,另外還給了15匹半大不小的馬駒,10銀洋的價格,幾乎就當白送,不用兩年,馬駒就會成長為合格的戰馬。
而且,唐刀和馬文學還互相約定,等未來唐刀有需要的時候,會繼續向其求購戰馬,並會委托其購買其他物資。
唐刀可是深知商人們的能耐,隻要利潤足夠可觀,別說有日本人和漢奸的封鎖,就是天上下刀子,以追求利潤為己任的商人們也能將物資運達。
這個事實已經在無數次戰爭中已經被證明過。
唐刀甚至還知道,別說漢奸們會在金錢的魔力下讓開道路,就是日本人自己也這麼幹過,他們甚至還用軍火換過小麥再將之變成錢,哪怕他們知道那些軍火會幹掉他們。
這就是人性,在金錢這個魔鬼麵前,沒有多少人能夠抵禦,這同樣也是唐刀有信心將老吳同誌提供的那批進口軍火運出津城的理由。
最大的難點,是怎麼將剩餘的150萬美刀湊齊。
那幫西方軍火商可更是看錢交貨的主,絕不會因為什麼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他們來個虧本大甩賣,若是日本人能出得起價錢,轉手那批軍火就會擺放到對中國軍人的前線。
此時的中日戰爭,對於那些軍火販子來說,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大洋彼岸的漂亮國這會兒可是馬力全開製造軍火,為奠定他們日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基礎摩拳擦掌。
和這位有足夠魄力的商人所做的約定,可以保證唐刀想發展大量騎兵戰馬的來源。
不然的話,唐刀就是在那片大山裏再如何發掘出寶藏,也隻有驢可以騎。
驢這玩意兒,是北方農村必備之家畜,吃苦耐勞警惕性還賊高,可這玩意兒倔啊!一言不合不是尥蹶子就是拿嘴咬。
這都還是次要的,關鍵是唐刀一想到自己精心訓練的士兵竟然騎著一頭驢翻山越嶺
咋的,要成為傳說中的驢騎兵唄!
品質優良的戰馬,才是騎兵形成強悍戰鬥力的基礎,不是什麼麵子不麵子。
這90匹戰馬,可以給四行團現有的21名騎兵以及即將加入四行團的100名騎兵提供足夠的戰馬補充,形成即時戰鬥力。
同時,也為唐刀訓練新騎兵提供了現成坐騎,用不了半年,唐刀麾下就會有超過200名騎兵的騎兵規模,擁有和日軍兩個騎兵中隊一戰的資格。
馬氏商行財力的確雄厚,300匹馱馬和100架大車僅用了一天時間也都如數交付,隨車的都有一個擁有足夠經驗的馬夫。
以100匹馱馬單獨每匹馱馬載重80公斤,兩匹馱馬拉一輛大車可載重700公斤計算,總共可載重近十六萬斤,也就是近80噸物資。
相對而言,唐刀購買的物資看似不少,其實也不過50多噸,尚有一小半是空著的。
這還不是大車滿載的情況下,如果再裝多一些,100噸的物資也能裝下。
若再加上四行團之前的運力,四行團輜重部隊目前最多可以擁有130噸的運力。
如果不看其裝備和戰鬥力,此時的四行團堪比一個純輜重團。
當然了,相對於所獲得的物資,唐刀更欣喜的是發掘了人才。
明心小道士絕壁是人才中最頂尖的那種。
因為陸中達的推薦,跟隨唐刀抵達徐州的騎兵排一眾人知道這位滿臉青澀的少年道士是個冷兵器高手。
隻是,看他青澀的外貌和高手這詞完全不沾邊。
以呂三江為首的騎兵排官兵們有不少主動向明心邀戰,隻不過看明心那把重達七公斤的雙刃大劍樣式威武,若砍上去馬刀被砍斷的可能性極大,而且為了防止誤傷,騎兵們很明智的放棄用馬刀對敵,雙方皆削木為刀槍,並在刀尖和槍頭包裹上厚厚棉布,蘸上白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