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四行團慶祝規模擴大,不光是小鎮合計五千軍民,還有小鎮上做生意的、趕集的、看熱鬧的,來者都是客,都有資格坐上桌吃飯,最後還有從鄭州城趕來的社會名流。
還得是小鎮鎮長黃思仁腦筋夠用,現在是一月底,小鎮周邊大多是旱地,都早早的種上了麥苗,糧食是農民的命根,那不能碰,但還有許多菜地不是?
反正菜地裏的菜早就被弄光了,不如就用小鎮西邊那片麵積達十幾畝的菜園子,用土鋪平整了,再用石碾子一壓,閱兵的地方有了,看節目的區域也夠了。
你還別說,就這十幾畝土地一平整好,麵積比一個正規足球場還大了一圈,坐上個五六千人是沒任何問題。
眼看小鎮上的居民忙著掙錢,四行團也不麻煩他們,出動一個步兵營幾百號人平整土地並將其碾實,再出動一個步兵連百把號人搭建舞台,另外又派出兩個步兵連帶上專業木匠去伐樹造長桌長椅,餘下還派出五百人沿著正在建造的主席台兩側搭建簡易木棚。
簡易木棚當然是給那些‘社會名流’們準備的,不是唐刀想體現出等級差,而是人家好歹是帶禮而來,咋說要他們覺得物有所值。
就像未來的演唱會,前排和後排還不一個價不是?
這些稍微能擋擋風的木棚子,就是唐刀給他們準備的VIP包間,唐刀甚至還很貼心的要求在每個木棚裏準備上個炭盆,雖然條件依舊簡陋,但你隻要讓這些‘名流’們感覺到和坐野地裏的普通民眾有區別,就行了。
這些玩意兒看著不容易,但對於已經越來越習慣土木工程作業的四行團老兵們來說,都是駕輕就熟。
一千餘老兵出手,當初全是石頭的老鼠山綿延數千米的戰壕都能挖成,更別說這些純民用工程了,從1月29日定下計劃,到1月30日晚,一個初具規模的大型‘演唱會中心’就已徹底建成。
一個完全用黃土壘成的戲台子矗立在一個麵積猶如足球場的空場地前,各25個可容納20餘人擺著三張八仙桌的草棚,沿著空地的兩側呈弧形建成,隻要不是厚著臉皮來一大家子人,這至少可以容納600餘人看節目就餐的草棚應該足以容納下那些交了錢的‘名流’們。
而在空場地的另一邊,則就地壘了20個土灶台,20口大鐵鍋已經擺上,邊上就是堆積的如同小山般的木柴,那都是做桌椅板凳剩下的廢料。
莊師散那絕對是個精明人,讓人把這些廢材料劈成木柴,留著備用。
數九寒冬的豫省著實太冷了,那北風一吹,冷風隻往骨頭縫裏鑽,到時候既要閱兵還要整節目再加吃飯,不得好幾個小時,士兵們再如何抗凍,那鼻涕長流也是自然反應人為的控製不了。
可別到時候閱兵進場的時候,一人嘴唇上方掛著一條長鼻涕,再被記者拍了去,那四行團不是露臉,是丟人。
莊師散的打算是,在閱兵開始之前,就在空地周圍點上個二十幾堆篝火,人為的給場內升溫,哪怕多點熱氣,也是好的。
當然了,雖然此地不是戰場,但安全保衛還是要做的。
四行團的警戒從小鎮五裏外就開始了,崗亭和遊動哨足足布了三層,甚至在空地北方的1000米外,建了三處防空機槍陣地,兩兩一組,每處防空陣地上有4組,足足布設了24挺重機槍,那是防備有日機來襲。
畢竟四行團要搞軍民聯歡的事已經傳出去了,兩百多公裏外就是戰場,若是日軍方麵動了心思,四行團可不是甘心受戮的主,咋說得啃下幾塊肉。
為了防範這個,由龔少勳親自安排部署,做好了全團官兵第一時間撤離會場防空作戰的準備。
不過為保證安全,除了在會場周圍警戒的分別由三個步兵營抽調的三個步兵排,進入會場的全部官兵,隻有少尉以上軍官才可以配槍,其餘皆不得著槍,閱兵式一完,就把槍集中存放於指定區域由專人看守。
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隻等1月31日除夕這一天。
清晨七八點,已經有不少的人力車、馬車、汽車、甚至還有自行車擠在通往小鎮的簡易公路上,為了搶個頭彩,各界名流們連懶覺都不睡了。
那態勢,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幫士紳名流們要集體冬遊呢!
老爺太太們自然是舒舒服服坐在馬車、汽車或是人力車裏,騎自行車的大多是家裏的健仆或是保鏢,大家服飾動作都差不多,禮帽黑衣燈籠褲外加一雙布鞋,賣力的蹬著自行車跟在自家老爺的車後。
遠遠的看著這樣一群車隊熙熙攘攘的緩慢過來,起了個大早等著這幫財神爺的唐刀嘴角微弧,車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門票錢得到位。
別小看這幫坐著馬車的‘土包子’,人家隨便拉出來一個,都能輕鬆在燕京城買套四合院。
擱未來,開包馬奔刺的,也隻能站在四合院門口比手型說聲‘耶’打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