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團團部四名主官各有分工,唐刀負責在鎮口當吉祥物,滿足‘名流’們的願望;雷雄做為閱兵式總指揮,負責閱兵;龔少勳負責整個安全保衛工作;莊師散卻是任務最重的一個,要負責整個接待工作和物資調配。
郭守誌和冷鋒兩個步兵營長,一個負責維持場外秩序,一個負責場內。
莊師散的心思很細,早已根據‘士紳名流’們所幹的行當進行分類,比如在政府部門當差的,又比如經商的,又或者是開廠的、家裏地多的,士、農、商分門別類的給安排在一個草棚裏。
並且每個草棚裏都有一名少尉或是中尉陪著,這是以避免讓客人有陌生冷落之感,也方便他們在閱兵式開始之後有什麼疑問,他們這些經曆過那些戰鬥的軍人可以予以解答。
隨著人越到越多,草棚區簡直熱鬧的不行。
這些從鄭州來的‘名流’們有不少互相之間都認識,再不濟也聽過對方的名頭,在相熟的好友帶領引薦下自然也得互相寒暄。
來這裏的目的當然心照不宣,大過年的不陪家人一起過年反跑到這荒田野地中來,如果隻是一家兩家偷偷跑來那自然有些尷尬,但當發現大家夥兒都來了,那自然也就沒這層心理障礙了。
反倒越來越有種自己來對了的感覺,不說在唐刀麵前混了個臉熟,還能見到平時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一些商界大佬,這不也是一種收獲嘛!
到後來,幾百人在草棚外來來回回走動著說這話,一點也不怕冷,讓唐刀和陪站在他身邊的那位上校高參那一瞬間都有種錯覺,這是給那些衣冠楚楚的家夥們搞了一場野餐聚會?
而在空場之外,則更是人山人海,不光是小鎮近2000民眾,還有那些個做買賣的,以及小鎮周圍村莊裏的民眾,也是攜家帶口,趁著聯歡會還沒開始的間隙,有的在買東西,有的則找著最合適的位置,以便等會兒好近距離看節目和閱兵式。
那場麵,堪比廟會。
不過,民眾都集中在會場的東西兩麵,龔少勳命令負責警戒的三個步兵排,以十米為距,荷槍實彈的將整個會場圍起來,除了花了‘票錢’有資格先行進場的‘名流’們,民眾們都在會場外。
民眾們倒也知趣,雖然看著已經先行進場在草棚外的那些達官貴人們目光中露出羨慕,可他們也知道,人家送的有禮,他們能白看節目聽說還能吃一頓流水席,已經是很不錯了。
再加上人家四行團來的這兩三天,白花花的現大洋這麼花出去,還從不欠賬,已經是很夠意思了。
當然了,對於這些普通人來說,更能扼製住他們的不是四行團做的有多好,而是一百多荷槍實彈筆直戰立如鬆的士兵。
刺刀就插在槍口上,鎮長黃思仁也在早上時候就拿著鐵皮喇叭四處宣傳,讓各家各戶都看好自己的娃,但凡不聽規矩強行進入會場者,全家人都會被驅除出場,若是大人不守規矩則就更不用說,不用人家四行團出手,光是鎮裏拎著棍棒的護衛隊就能讓人知道什麼叫規矩。
不得不說,對於普通民眾而言,護衛隊比四行團荷槍實彈還上好刺刀的士兵們更可怕,七八千人,竟然無人越雷池一步。
到中午十一點半,隻聽得一聲衝鋒號響,在草棚裏陪著的軍官們紛紛走出草棚,在草棚邊上筆直戰立。
很多人還在疑惑怎麼回事,“一二三四”一陣山呼海嘯般的聲浪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翹首望去,一條深藍色的長龍正緩緩向訓練場走來,那陣山呼海嘯的口號,正是由他們發出來的。
這場除夕大慶的主角,四行團官兵終於來了。人群一陣湧動,每個人都想更近距離看一看這支傳說中戰過四行倉庫戰過鬆江的強軍。
“唐老弟,素聞四行團為強軍,血戰四行讓日軍一個步兵聯隊不得寸進,戰嘉興,亦是覆滅第六重炮旅團之主力,守廣德,殲滅日軍一支步兵聯隊,斃殺日軍大佐聯隊長,任一戰績都是我輩軍人畢生之追求,今天雖還未一見,但光聽這口號聲就能感覺出其強軍之資啊!怪不得程司令官對唐老弟你如此看重,這治軍之能,我範某佩服佩服。”上校高參臉上溢滿了笑容恭維唐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