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新年閱兵(上)
冷鋒就站在整個隊列的最前方,他身邊站著手持著青天白日旗的護旗兵,右側站著彭衝,表情肅穆,不斷原地踏步。
而後,就聽場內傳來嘹亮衝鋒號聲。
冷鋒踏步兩下突然立住身形,嘶聲一聲長吼“立定”,緊隨他身後十餘排士兵組成的軍陣中的士兵們也集體猛踏兩步筆直挺立集體大吼“立定”。
‘立定’的長吼聲傳遍四野,其後還在緩緩踏步蠕動著的長龍就像是收到了來自大腦的命令。
“咚咚”兩聲悶悶卻幾乎能震得人心尖發顫的腳步聲響起,接著就是一片寂靜。
筆直戰立如林的士兵隊列是寂靜的,不管遠方還是近處的民眾們亦是寂靜的。
什麼叫整體,這就是整體。如果說先前的原地踏步給人是一種律動的美,那現在滿場的寂靜,則是滿場的民眾對千餘人同時在口令聲中由動突然轉靜最震撼的表達。
在上校參謀的嘴巴猛然張開還沒來得及合上之際,“滴滴滴”衝鋒號再度響起。
隻聽領頭的冷鋒一聲大吼:“四行團團部直屬警衛連,齊步~~~走。”
他身後的十排官兵組成的軍陣跟隨著護旗兵的軍旗和冷鋒以及站在冷鋒身側的彭衝一起,再由極靜突然轉為動。
那是個十乘十的軍陣,總共百人!
這次,沒有轟然的腳步聲,或者腳步聲沒有先前千人同時踏步那麼大,但,士兵們同時邁腿同時擺臂,齊刷刷的動作以及齊刷刷軍服摩擦的聲音和並不大而整齊腳步聲一點兒也不比剛才千人惹出的動靜來得震撼更小。
因為,隻有當他們走入訓練場,距離圍觀的人群才更近距離看到開始緩步行進的官兵隊列的整齊程度。
每個人,不光邁出的步伐大小幾乎是一樣的,就連揮動手臂的時機也幾乎相同。
整齊的步伐,幾乎雷同的姿勢給人以極度的美感隻是其一,更重要的是那股子氣勢,單手托著扛於肩膀上的如林的鋼槍仿佛在這一刻更是展現出他們戰鬥的決心和勇氣。
民眾們驚呆了!
那種感覺怎麼說呢?就像是有一股電流從頭頂穿到腳底板,渾身的汗毛都快炸開!
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叫戰栗!
是的,因為一個百人隊的行軍隊列,而戰栗!
從民國初年,華夏就沒太平過幾年,軍閥割據導致的征伐從未停止過,軍隊,對於這幫民眾們來說也沒多麼神秘。
有軍紀嚴明的,不騷擾百姓,更有那種凶神惡煞的,哪怕隻是路過,村鎮上不拿出點勞軍之物,那他們就直接動手自己拿。
全村老少噤若寒蟬,那是畏懼軍人手中的槍,那意味著死亡。
但像四行團這種,槍都還在肩上,僅靠著整齊劃一的行軍,僅靠著昂首挺胸那股子氣勢,就讓人渾身戰栗至顫抖的,僅此一家。
“第一支向我們走來的部隊,是我四行團團部直屬警衛連,該連於20日前我團由營擴團中改編為警衛連,其前身為43軍直屬獨立營第一連,也是獨立營尖刀連,該連由戰過四行倉庫的88師老兵,戰過鬆江的43軍、67軍、鬆江保安團士兵組成,該連於嘉興戰場一役,充當全軍箭頭,衝開第六重炮旅團防線,為全軍炸毀日軍第六重炮旅團所有重炮立下汗馬功勞;
而最能體現該連無畏戰鬥精神的一役,應是兩月前的廣德保衛戰中,為掩護我團主力殲滅日寇國崎支隊其中一部,自身充當誘餌吸引敵主力,以一連之力頂住了國崎支隊主力近3000人圍攻一日夜。
並以自身傷亡20餘,於防禦戰中斃傷日寇三百餘,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所以,他們在這次擴編中整體編為警衛連,他們也獲得了全團第一個進場的殊榮。
領隊的是現三營營長冷鋒少校,也是曾經的尖刀連連長,冷鋒少校從淞滬大戰之初進入戰場,曆經大小戰場數十次,個人斃敵20餘人”
擔任解說員的是澹台明月,經過近三個月的一起戰鬥一起行軍,澹台明月對四行團許多官兵已經是如數家珍,更別說冷鋒這樣在四行團數得上的軍官了。
為了這次舞台效果,加上觀眾人數也多,四行團在兩天前還特意找了鄭州城內最大的劇院,租用了其全套音響,有麥克風和音箱,或許音質和未來沒法比,但在這個時代,能讓麵積達近萬平方米的空地上的民眾聽到聲音,就成!
澹台明月見過不少大場麵,但介紹起部隊番號時,依舊還是有些激動,聲音微顫。
那是因為,隻有她知道,她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的這些戰鬥畫麵有多麼慘烈,每一場戰鬥過後,都有不知多少年輕的臉蒼白著被埋入泥土之中。
有資格戰在這裏的軍人,每個人背後都有不知多少個已經戰死的弟兄。
這或許,隻有軍人和深入接觸過的軍人能懂!
而民眾,則隻對勝或是敗的結局感興趣。
頭一回,身穿戎裝站在土台上顯得英姿颯爽的澹台大記者沒有吸引多少目光,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支踏著穩定步伐逐漸前行的隊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