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滅梟(下)(3 / 3)

兩門炮打提前量,兩門炮打左右,而兩架慌張的日機也沒說分散逃跑,還默契的朝著一個方向。

他們不死誰死?

一發炮彈正好命中一架日機的側後方,彈片應該是擊中了油箱,肉眼可見的火苗迅速冒起,日機後麵拖著濃濃黑煙。

“好,又幹掉一架!”上校參謀狠狠攥住了拳頭。

打下兩架,基本已經完成今天的任務。

但,戰果往往就是這樣不期而至!

“黑目君,丟掉炸彈!”另一架日機飛行員瘋狂在無線電裏提醒同伴。

他卻不知,他的同伴已經無能拉開投彈手閘了,一枚彈片由機腹處破入,穿開脆弱的座椅地板沒入日軍飛行員的背部,正好切斷了脊柱。

風助火勢,小半個飛機瞬間被點燃,在空中就像個移動的篝火。

炸彈,被烤炸了!

“轟!”一聲巨響,飛機在空中炸成了一團火球

那是人們在地麵上看到的景象。

就像被石頭捂著耳朵的喜妹興奮的問哥哥一樣:“哥,那是唐叔說的放的煙花?”

沒人回答小姑娘。

戰壕裏躲著的官兵們看著遠方的‘煙花’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

不是唐團座答應大家的煙花不好看,而是誰也沒想到會鬧出這麼大陣仗。

十幾架轟炸機如果真的飛臨會場上空會是什麼後果?他們這些在生死邊緣打過不知多少轉的人再清楚不過。

哪怕有戰壕,隻要一顆炸彈丟到戰壕裏,就是死傷遍野,要是還在熱熱鬧鬧的搞聯歡,那大家夥兒也不用吃流水席了,直接去閻王爺那報道去了。

而在天空上,500公斤炸彈的殉爆形成的氣團直接席卷了半徑百米內的所有物體,包括在那架已經炸成飛灰戰機側翼一百米還在瘋狂提醒同伴的倒黴蛋。

看似堅固的戰機在這種肉眼不可見的巨力下,就像是隻脆弱的紙飛機,直接在空中解體。

被拋飛於空中已經失去意識的日軍飛行員就像個石頭一樣墜下,掉在野地裏砸成一攤肉泥。

而另外8架日機其實也沒比更高空上的同伴們幸運多少,等1號陣地上的機關炮也一起開火,總共高達24挺機關炮集火。

兩架日軍被打得濃煙直冒向西北方向逃竄。

到此時,一共擊落擊傷日機5架,算是超額完成戰鬥任務,地麵上防空陣地的中國軍人無不喜形於色。

就連唐刀臉上也露出笑容,不說別的,那5萬大洋軍費是穩了。

沒成想,已經逃出機關炮射程的6架日機竟然在遠方又來了個轉向,氣勢洶洶的朝這邊殺來。

“各陣地,根據射程,自由開火!88毫米高射炮,不得停止射擊!”唐刀命令道。

6架日機也是被逼的,一顆炸彈都還沒丟,就戰死了神木大尉中隊長,他們若不拿出點戰果,回去也不好交差。

至於說已經逃之夭夭的佐佐木那個混蛋,回去了一定把他送上軍事法庭,正好替大夥兒背鍋。

這應該是已經接替神木大尉指揮的第1飛行小隊中尉小隊長的想法,哪怕肉眼看不到什麼戰果,也得把炸彈丟在中國人的防空陣地上。

所以,六架日機分成兩個小組,一左一右由1000米高度氣勢洶洶殺來。

那是他們最佳投彈高度,為此,他們得冒著32挺20毫米機關炮和4門88毫米高射炮的瘋狂射擊。

或許,他們會後悔這個選擇的。

因為,地麵上還有76挺高射機槍組成的瘋狂彈幕。

1000米高度,是高射機槍的極限,但這已經不重要了,高射機槍的作用,就是拚命將子彈噴吐到空中,至於能不能形成有效射擊,全靠天意。

每秒鍾達數百發子彈形成的密集彈幕,甚至比機關炮還要更狂野。

至少有兩架日機就是被這種已經在空中力竭的彈頭給打成了蜂窩,每架日機機體上少說也有四五十個彈孔。

或許飛機還能扛,但人可扛不住,尤其是日機為省重量,從不會給飛行員座艙安裝什麼鋼板做保護。

兩名飛行員直接飲彈身亡!

在走向死亡之前,奮起餘力拉起的手閘也沒什麼鳥用,八枚炸彈都投在了空地中,最近的一枚也距離1號防空陣地有數十米遠,除了給軍帽上濺幾點泥土,完全沒有危害。

另外4架倒是都順利投出了炸彈,但在機關炮和高射炮瘋狂的反擊下,他們也是膽戰心驚投完就想拉升逃走,準頭不足平日裏的三分之一。

倒是有一枚200磅炸彈在4號陣地外圍二十幾米處爆炸,可官兵們都躲在戰壕和工事裏,洶湧的氣浪卷走了陣地上堆砌的沙包和高射機槍,十幾名官兵雙耳被震出血,另外還有幾人擦傷,僅此而已。

但逃跑中的日機可就沒這麼幸運了,88毫米高射炮盡顯威力,在機關炮的輔助下,一直追殺日機遠達2公裏之外,4架日機兩架冒著濃煙逃竄,兩架被擊落。

來襲的12架日機,除了佐佐木這個當機立斷丟下炸彈逃跑的家夥,竟然當場被擊落7架,4架戰機負傷逃逸。

地下軍民一片歡騰!

雖然過程讓人膽戰心驚,但結局是,唐團座給大家夥兒放了一場盛大的煙火!

或許有像賈會長這樣的聰明人細思極恐,但再仔細一想,四行團也是全軍都在,如此多的高射炮也不是唐刀一人之力就能聚集的,那背後定然涉及到更高的層麵。

在這種勢力麵前,誰不是螻蟻?如此一想,些許不滿也就釋然了。

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是役,日軍戰損11架戰機,創造了擊落日軍戰機之最,這是到第二日才得出的結論。

因為,深入中國防區200公裏的4架負傷逃逸日軍軍機沒有一架能順利回到太原。

皆墜毀於距離戰場大約80公裏左右的位置。

至於說為何如此統一,恐怕隻有唯一活著回到太原的佐佐木少尉最清楚。

用他自己的話說,老子隻是怕死,可不是膽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