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悄然無聲!(1 / 3)

1938年2月25日這個已經踏入初春的下午!

772團3連汗如雨下的趕到戰場側翼,一個小時狂奔18裏山路,已經幾乎耗光了他們所有力氣。

但他們隻休息了不到10分鍾,就投入戰場!

當然,他們的連部,利用這全連休息10分鍾的間隙,在峰巒上利用全連惟一的望遠鏡觀察清楚了戰場,也給108步兵聯隊第2步兵中隊關上了最後逃生的大門。

時任第2步兵連連長人稱朱三黑的望遠鏡視野中,出現的是令他不可置信的一幕!

原本最不可能成為阻擊陣地的穀口開闊地帶上,日軍死傷遍野一片哀鴻!

屎黃色的身影在山坡的野地裏倒伏了不知凡幾,以至於這位參軍超過8年的386旅陸軍上尉一度認為那是日軍步兵的潛伏陣容。

但從他所呆的位置到日軍步兵區域直線距離絕不超過300米,那具繳獲自昔日敵人的德製2.5倍望遠鏡很清晰的將日軍步兵身軀上彌漫的血色映入這位老兵的眼眸!

那些倒伏在野地裏的日軍,都死了!

朱三黑黝黑的臉上現出一片潮紅。

那是興奮和震驚導致的結果。

如果不是四個小民兵信誓旦旦的保證,負責打阻擊的隻有黎大刀四人和來自另一支友軍的五人,而對麵山坡上零星的射擊也清楚的證明了這一點的話,這位參加過四次反圍剿並爬過雪山跨過草地沼澤的老兵差點以為這是團主力回返了。

僅是9人,就把一個步兵中隊的日軍打成這副鳥德行?

偷偷摸上山巒觀察戰場的上尉連長和同級別的指導員至少懵逼了數十秒。

黎大刀有多少能力,因為聯合抗日主動降低級別由曾經的營長級幹部擔任一連之長的老朱同誌還是很清楚的。

這也是18集團軍和其他派係軍隊相比很強悍的一個特質,在步兵連,連長就像是個老大哥,其餘官兵都是他的兄弟,連長對麾下100多兄弟的脾氣性格、水平能力都了如指掌,哪怕是剛參軍一個月的新兵,並由此可將每個人都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從而發揮出步兵連最強大的戰鬥力。

這種能力,也是積年累月的應付強敵被逼出來的,不這樣的話,一支隻有鳥銃和老槍,兵力不過數萬的軍隊,如何和經濟實力強大、兵力更是超越己身數十倍的強敵硬撼近十年?

巨大的壓力,也逼出了最好的基層軍官和士兵,他們擁有極高的理想和信仰,更有著超越日軍的恐怖執行力,隻有這樣,才能彌補裝備和兵員不足的短板。

這樣的恐怖執行力,也一直延續了近百年,哪怕在擁有了現代化裝備以後。

黎大刀是個還算優秀的士兵,勇敢且堅韌,但他參軍不過2年,槍法和單兵戰力在整個步兵連也隻能屬於中流偏上水準。

而這,已經是極其難得了。

要知道,在3連,參加過萬裏大轉移的老兵占了近一半,他們才是3連戰力的保證,這也是率主力參與東陽關之戰的王副團長放心將大後方交給3連的原因。

3連不是772團的尖刀連、主力連,但絕對是值得信賴的步兵連之一,這一點,從他們一小時急行軍18裏山路的超強意誌就已經表現出來。

黎大刀沒這個能耐,那隻能是另外五名友軍了。

這也讓老朱同誌聯想起四個小民兵提到的一個細節,五名友軍給了黎大刀四人花機關槍做武器!

這特良的是哪兒來的友軍啊!這麼強的嗎?躲在峰巒上的386旅兩名上尉級軍官默默互相對望,雖都沒說話,但搭班子近三年的兩名老戰友都能感受到對方內心中的驚濤駭浪。

他們都有和日軍交鋒的經驗,不說遠的,單說10月份在娘子關側翼七亙村一戰。

為替損失慘重的771團複仇,129師師部製定伏擊計劃,386旅旅長親自抵達現場指揮,772團一半主力參與伏擊,另一半主力則於戰場外圍阻擊增援日寇。

772團可謂是精銳盡出,而他們的對手,則是一個步兵中隊和一個輜重隊,總兵力不過400人。

最終的結局令人欣喜,殲滅日寇300餘,自身傷亡不超過20,絕對是一場大勝。

可日軍的戰鬥力依然令人生畏,因為,那同樣是狹窄的山路,日軍的火力根本沒法展開,大半又都是輜重兵,天時地利都對他們不利,但就是這樣,負責掩護的一部日軍仍然殺出一條血路逃離戰場,使得師部希望全殲他們的計劃落空。

日軍的戰鬥力,讓這些曾經戰無不勝的戰士們再度警醒,他們現在要麵對的敵人,比曾經那些戰鬥意誌不強一衝即垮的對手們,要強的多。

師長和政委從一開始就製定的‘不與敵硬碰硬打大仗,利用地形優勢靈活機動方式作戰,零打碎敲’的戰術方針,極其正確!

這一點,早在三月前,就已經是整個129師的共識!

但現在這一幕戰場,卻是近乎顛覆式的轟然出現在兩名386旅軍官的眼前。

用未來的話說,這真的很毀三觀!

這究竟是日本人太渣了?還是他們的友軍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