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日本海軍可不隻有飛機、艦艇,還有兵力不下數萬的海軍陸戰隊,到戰敗前夕,更是擁有260個海軍陸戰隊大隊。
他們隻要敢來,以他們兩家之間恨不得互相吞了對方的‘機油’關係,日本華北方麵軍在後麵拖後腿或許都隻是小道,整不好都能主動向中國方麵透露其情報。
有句名言:人從曆史上學會的教訓就是永遠不吸取教訓!
下熊元將這個特質演繹到淋漓盡致,早已嚴陣以待的潞城,僅用10分鍾,就有近2000大軍整軍出城,合計6個步兵中隊、一個重機槍中隊、兩個炮兵中隊、一個騎兵中隊、一個戰車中隊。
這支類似於未來合成團的精銳部隊擁有步兵1200人,重機槍12挺,92步兵炮6門,四一式山炮8門,94式坦克十輛、騎兵98人,放在任何地方,都足以擊潰一個中國步兵旅的存在。
但這卻是抽幹了整個108師團部所屬部隊精銳,108師團師團部所在地潞城守軍僅餘下不足600人,大部分都是二線輜重部隊擔當,比黎城還重要的潞城、長治幾乎算是個空城。
已經亂糟糟的潞城中有電波傳往神頭嶺!
正指揮打掃戰場收割勝利果實的程旅長收到電報後,先是一驚,繼而大喜。
今天這一仗所獲之豐厚,竟然遠超自己想象。
如果潞城日本守軍據城而守,別說他683旅,就是聚齊整個921師主力,缺乏重火力的他們也拿潞城沒辦法,但日本人竟然敢棄城而出,那可是把主動權交到了他手上。
換成別人,或許對今天這一仗的戰果已經很滿意了。
全殲日軍1500人,繳獲無算,而自身隻傷亡不過200,戰損比達到驚人的1比8。
如此大勝,幾乎已經奠定他在整個八十集團軍中第一戰將的地位,甚至在整個中國軍隊名將序列中,都必有他一席之地。
是的,戰況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772團狂奔至戰場時,都不用他們動手,補充團就已經將日軍給打崩了。
漫山遍野,都是手持紅纓槍的中國士兵追擊日寇的身影!
向來作風頑強的日軍步兵不是被突忽而至的彈雨打崩的,也不是被3000多枚手榴彈給炸崩的,雖然被彈雨和飛舞的彈片瘋狂衝擊的他們已經戰損超過一半。
當中國軍隊的衝鋒號在山間回響之時,幾乎所有還能站得起來的日軍步兵都已經端起了他們的步槍,白刃戰,是彰顯大日本帝國陸軍武勇最好的方式,他們敢於和這個星球上的軍人拚刺!
可惜,迎接他們的,不是他們印象中短了三八式步槍十公分的中國製步槍和刺刀,竟然是長達兩米多的紅纓槍!
那不是白刃戰,是一麵倒的屠殺!
683旅補充團是921師中裝備最差的部隊,沒有之一!
因為絕大部分的槍支彈藥都要優先供給兩個主力團,甚至有些入伍近兩年的士兵是直到被補充進主力團才有機會實彈射擊。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戰鬥力低下,八十集團軍能從近十年的殘酷內戰中生存下來的秘訣是什麼?
是軍餉低?是窮人多?還是連飯都沒得吃?
是信仰啊!
來自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感,是物質無法給予的!
那些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們,因為某種理想加入這支軍隊,沒有槍,那就自己造!
華夏最傳統的紅纓槍,就是他們第一選擇!
參軍的十幾個月中,他們或許很多人開槍都不怎麼熟練,在規定的時間裏甚至連兩枚手榴彈都無法全丟出去,但紅纓槍的刺殺,無人能出其左右。
這也是程旅長選擇他們做為伏擊主力而不是用兩個主力團的原因!
子彈和手榴彈攻擊,不過持續了一分鍾,衝鋒號就響起!
1800名補充團官兵至少有1200人手持紅纓槍,600人以步槍和駁殼槍做為火力補充,衝向打算殊死一搏的日軍殘部。
然後,在這種超出三八式步槍大半米長度的原始武器麵前,鐵頭日本步兵們,毫無還手之力!
僅用兩分鍾,就被徹底打崩了。
日本步兵白刃戰,講究的是刺、撥、擋、撩等一招一式的技巧以及力量,但中國古老槍術,卻是倡導一寸長一寸強!
你刺,我亦刺!
隻不過,這樣的結果是,你的刺刀距離我這兒還有小半米呢!我的紅纓槍都已經把伱刺成糖葫蘆了!
你擋,我還刺!而且還是好幾杆紅纓槍一起刺!兵力遠超日軍的補充團有這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