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摩托化營(雙倍求月票!)(2 / 3)

但,原本就挺彎曲的公路在這裏不得不來個近乎90度的大轉彎,因為這裏有座小山包,同樣的玄武岩材質,放在未來,指不定就是一個隧道穿過,或者幹脆全部爆破掉完事兒,可這個時代,隻能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前屈服,公路繞著山邊轉彎。

而這座山,就是雷雄選擇的阻擊主陣地!

趙大強的一連,就是駐於該陣地上的主力連,配合他們作戰的則是一營的火力支援連,所擁有的重機槍為6挺,輕機槍10挺!

這隻是明麵上的輕重火力,在小山背後400米,則是82式迫擊炮8門,150重迫擊炮2門!那是雷雄手裏壓軸的大殺器!

將近百名騎兵,負責守衛炮兵的安全,而另外兩個步兵連,3連被留做預備隊,衛東來的2連則早在1連瘋狂構築工事之時就在向導的帶領下於崇山峻嶺之間的小路上穿行,他們將在位於戰場的3000多米外的一處對殘敵展開另一輪無情打擊。

雷雄的思路是,哪怕是硬幹,也要幹得日本人肝腸寸斷,讓他們知道,離開火力優勢,他們啥也不是。

清晨六點,天剛蒙蒙亮,當日軍由8輛摩托車組成的第一波尖兵部隊剛繞過小山頭,伴隨著趙大強的槍響,戰鬥打響了。

四行團打這種山地戰,唯一的短板就是沒地雷。

按唐刀的戰術設想,戰鬥不應該由槍聲發起,而是由路邊被引爆的地雷開始,劇烈的爆炸不光能在第一波就把對手給炸懵了,更能將公路給徹底破壞,堵住對手的去路。

想前進脫離火力打擊範圍可遠比大家夥兒‘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要容易的多。

可惜,地雷這種裝備雖不是高科技玩意兒,但以四行團目前的工業水平,還真搞不了,小何老師屬下的團隊現在在有限的機械加工水平下,也就能搞搞簡單裝備改造。

想真正開始製造,那得有各種精加工車床!

不過,對於沒有裝甲車保護的日軍摩托車來說,子彈,已經足夠了!

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組成的彈雨,在50米的射程上,讓猝不及防的日軍欲仙欲死!

僅僅是第一波打擊,就讓超過20名日軍飲恨山路,8輛摩托車中的7輛被打停,還有一輛慌不擇路,直接掉路邊足有三米多高的深溝裏去了,摔不死也殘!

慌忙中組織起來的反擊對於居高臨下的一連來說,就是孩童絕望的小拳頭!

從山上拋下的50多顆甜瓜式手雷讓殘餘的10餘名日軍好好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大日本帝國軍工製造!

說實話,被設計為彈片殺傷型的甜瓜式手雷雖然裝藥量少,不像德式長柄手榴彈那樣能把人炸飛,但四處飛舞的彈片絕壁能讓毫無遮掩保護的步兵絕望。

尤其還是那麼多的情況下。

等後麵的日軍咬牙切齒的反應過來,位於小山上的一連已經用一波彈雨和手雷風暴將最前麵的一批日軍給解決了。

中國人,在這裏設置防線了!

其目的,不外乎阻止帝國陸軍增援!位於後方的日軍指揮官很容易就獲得答案!

遇到這種狀況怎麼辦?

必須得打啊!對於崇尚武勇的日軍來說,這世上就沒有什麼南牆,就算是有,也不應該屬於中國人。

是的,你可以說日軍殘暴,也可以說日軍毫無人性,但要論對上級長官軍令的執行力,這個時期的日軍,絕對是全球軍隊的前列。

當然了,太過自大,也是誕生這一心理的主要因素!

而且,這種近乎於鐵頭的執行力是從上到下的,哪怕是貴為中將、大將。

未來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的衡陽會戰,就是這一心理下影響下日軍最鐵頭之戰!

該會戰中,中國軍隊為一步兵軍總兵力1.7萬人參戰,而圍攻該城日軍達五個師團10萬餘人。

就雙方兵力對比而言,這一戰甚至超過了半年前67軍在鬆江小城力阻日軍第十軍四晝夜的兵力比。

中方必敗無疑!這是開戰前東西方所有關注這一戰的軍事家們的預測。

然而,他們預測對了結局,卻誰也沒想到過程會如此血腥!

這一戰,竟打了47個晝夜!中方守軍由1.7萬人變成1200,而日軍呢?戰死2萬,傷者近6萬,連第68師團師團長左九間都戰死,雙方戰損令人瞠目結舌!

以至於打到最後,素以鐵頭而聞名的日軍都服軟了,主動公開承諾,隻要城內殘軍投降,他們將不會對城內傷兵和還活著的平民有任何侵害!

這恐怕是中日戰爭史上第一次日本看似獲得勝利卻又貌似距離勝利很遙遠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