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戰鬥力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一樣,日本人對自己對手的能力值同樣有很自負的了解。
隻可惜,這個時代,闖入了一隻意外的小蝴蝶,連鎖反應下,一切都發生了小小的改變。
八十集團軍的戰鬥力,原本就不差,他們差的,不過是裝備和火力!
原本就大膽到令人目眩的出其不意依舊精彩,更要命的是多了數千枚手榴彈,將原本需要戰鬥一個多小時的神頭嶺之戰縮短至20分鍾!
而黎城,更不過是個鴕鳥蛋,看著殼挺硬,那隻是沒搬起石頭砸,四行團就是那個意外出現的大石頭,狠狠一擊,他們就碎成了渣!
一營所選擇阻擊陣地位置,一麵是近乎九十度的岩石山,另一麵卻是坡度還算緩和的小山包,那條僅供人馬通行的山路就在小山包的下方!
若是小村宏率領的三個步兵中隊就這麼大搖大擺的從小路上走過來,必然是會被已經進入小山包潛伏的769團一營一通火力輸出。
但顯然,在日軍那個步兵小分隊尖兵踏上小山包開始偵察,那種美好的願望注定不可能實現!
“給老子先幹掉他們!”埋伏於草叢中的老孔同誌等著日軍尖兵接近120米,率先用自己的駁殼槍甩出一梭子子彈。
那不僅是80集團軍連長級以上軍官的標配,更是老孔同誌自八年前成為營長以來就掛在腰間的老夥計!
就這麼一抖手腕,平著甩射出去的一梭子六七發子彈的彈道平直的讓人都懷疑這是一把假的德製20響毛瑟速射型手槍!
事實上,駁殼槍剛研製成功時,半自動手槍剛剛起步,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軍隊使用半自動手槍作為製式武器,而毛瑟深知,若要成功,必須要得到一個主要強權的軍隊合約,因此他將盒子炮命名為毛瑟軍用手槍1896年式,希望能取得一個軍方合約。
但事與願違,一直到1939年毛瑟廠停產盒子炮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采用盒子炮作為軍隊的製式武器。
沒人能否認這款速射型手槍的優秀,其百萬產量,仿製數量更是其正規產量的幾倍已經為其正名,但造價過高,槍口容易上跳導致彈道不穩依然是它最大的缺點!
智慧的中國軍人完美的解決了這個缺點,利用翻轉手腕平射,再輔助一定技巧,槍口上跳的動能反倒成為掃出一片彈幕的動力!
未來將會擔任769團團長的老孔同誌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他這一梭子子彈,竟然掃倒了三名日寇!
“砰砰砰!”熾烈的槍聲瞬間響徹山野。
那可是超過200杆步槍在猛烈開火!
120米的距離,對於曆經過兩萬裏大轉移的精兵們來說,就是打靶!
猝不及防的日軍小分隊直接倒下了十三人!
但剩下兩名躲在草叢裏一動不敢動的日軍最終也沒躲過位置更高區域神射手的狙殺!
隻用了不到一分鍾,已經暴露火力位置的兩個步兵連就將這個15人的日軍小分隊全殲。
打日軍主力或許很難,但對付十幾名日軍,而且還沒防備,那還是異常輕鬆的。
“敵襲!”剩餘的兩個日軍尖兵小分隊一見這陣勢,那自然嚇得掉頭就跑。
大戰之前,先收獲11杆步槍和一挺輕機槍以及一具擲彈筒,外加一千餘發子彈和15枚榴彈,老孔同誌還算滿意。
剩下的,就是一營立刻全力構築臨時野戰工事,應對日軍主力。
“八嘎!中國人真是死了死了的!”
聽到前方槍聲,命令全軍戒備,再聽到跑回來的偵察尖兵彙報前方最少有數百中國人已經建立阻擊陣地的小村宏在20分鍾後抵達陣地前沿。
望遠鏡中,中國人建在小山包上的阻擊陣地很清晰,他們應該也是抵達這裏不久,尚有不少人還在奮力挖掘戰壕,並在戰壕前壘砌石頭!
兵力,最多和他麾下三個步兵中隊相等!
哪還有啥好說的,必須衝過去幹掉他們。
可不能說小村宏少佐盲目自大,別看他麾下就3個步兵中隊500餘人,但火力可不弱。
後麵壓陣的一個加強型重機槍小隊擁有6挺重機槍,還有一個炮兵小隊用馱馬馱著兩門拆解了的92步兵炮,別說中國人用石頭壘起來的臨時工事,就是用鋼板和枕木構築的完備工事,也是一炮一個沒得跑。
而且,大日本帝國陸軍的自信,讓他更堅定的認為,就算不看火力強度,他麾下3個步兵中隊500餘帝國官兵,足可以抵數倍於此兵力的中國軍隊。
哪怕對手擁有一定的掩體和極為簡陋的戰壕!
日軍,就像一頭尋覓到獵物的餓狼,連試探都沒有,就在小村宏的命令下,悍然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