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試探火力點的目的事實上已經達到了,至少有6挺輕機槍在拚命開火,20幾名日軍的小命沒白送。
隻是,沒等日軍的擲彈筒兵瞪著大眼珠子尋找並確定輕機槍火力點的方位,這些火力點又再度變化,換個地方再狠狠打上一個長點射,然後再換。
這也是921師的士兵在和日軍這半年的戰鬥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為避免被日軍擲彈筒盯上,一挺輕機槍火力點一般都會有三個以上戰位,打上十來發子彈或是打空一個彈匣就換位置,絕不在一個地方停留時間太長。
重不過10公斤的捷克式輕機槍火力上自然遠比不上重機槍,但機動性卻是不知道強哪兒去了。
反觀重機槍,別看距離一線還有數百米,反倒是傷亡率最高的兵種,因為他們的對手不是日軍的重機槍就是92步兵炮,槍身加上三腳架總重達50公斤的民二四重機槍至少得三人抬著,那有那麼容易就跑路的。
煙霧彈其實也是一柄雙刃劍,雖然掩護了日軍正在衝鋒的步兵,卻也讓後方的日軍同樣看不太清陣地上的中國軍人,重機槍之所以有收獲,那實在是重機槍的火力太凶悍,一分鍾4挺重機槍能射出近2000發子彈,那咋說也能撞上幾個目標。
所謂火力壓製,不過就是個概率學!
但因為煙霧彈這柄雙刃劍的存在,還是有不少日軍是手足無措的,比如肩負重任的日軍擲彈筒兵就有些懵,找不到火力點目標,卻又想對自己的同僚提供支援,那咋整?
不能眼睜睜的光看著,那會被後方觀戰的中隊長、大隊長級別的大佬們大嘴巴子伺候的,唯一的方式.
瞎幾把打!
不管效果如何,反正老子是賣力的在戰鬥!
努力了但沒成果和不努力躺平擺爛,本就是兩個絕不可能放一個段位的風評!
或許不光是他們這麼想的,後麵跟進的日軍輕機槍射手們估計也是這麼想的。
於是,中日雙方因為一波幾十名日軍步兵抵達了中方一線陣地前五六十米的位置,於煙霧彈的白煙中瘋狂對射。
隻不過,中方多少還有些目的,而且打的很節約,而日軍的目的性反倒是沒那麼強,畢竟一營正麵防線再加上遠方山脊上的,長達一公裏,打的也很奔放,完全沒有節約彈藥的意思。
也不知道被雙方你來我往的子彈打趴在灌木叢和山間的日軍步兵們此時的心情如何。
大約是:八嘎!我要一路爬過去嗎?
隻要能不死,爬也就爬吧!看著貌似近在咫尺的中方陣地,於槍林彈雨中就感覺到頭頂嗖嗖作響的日軍步兵們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憋屈心理。
日本陸軍步兵的適應性真的很強,也很勇,哪怕麵臨如此不利局麵,也依然選擇了匍匐前進。
哪怕這其中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日軍軍紀森嚴,在沒有長官下達撤退命令之前,擅自後撤者死!
但你真的不能否認,這個時代的日本陸軍,真的是一支足夠強悍而且可怕的軍隊。
可是,在這支可怕軍隊的對麵,同樣是一支充滿傳奇經曆的軍隊,他們的特質同樣讓人瞠目結舌,約束他們能夠與敵死戰的,還真不是同樣嚴格的軍法,而是一種被稱之為信仰的精神力量。
很多人喜歡將之稱為‘畫大餅’或是什麼‘洗腦’,其實,那是他們沒經曆過那個華夏最灰暗的年代,位於社會最底層的工、農如何被盤剝,而那些所謂的‘畫大餅’人士其實大部分都屬於社會精英階級,他們原本是可以不用操心吃喝,過著足夠舒適的日子!
而華夏人曆來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論,於是,正是在這樣一群人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窮人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為了同一個目標去奮戰,不惜犧牲,終究創造奇跡!
站在一百年後去看,或許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做出這樣的抉擇很輕鬆,但身處黑夜,那知路在何方?
無疑,在這樣環境中做出自己堅定選擇的人,都是勇敢的!
就像唐刀所說的,如果兵力相同,裝備水平相近,久經戰陣的四行團對上他們,頂多也隻是五五開的結局。
但老孔同誌和他的麾下們,裝備真的不太行!碰上四行團的步兵營,大概率是被吊打,就像遇見小村宏這撥日軍一樣,不出意外的話,他們一定會輸。
隻不過,想贏他們,代價也不是一般的大。
就像現在一樣,日軍僅是一輪衝鋒,就被消耗掉了大半個步兵小隊,照這樣的消耗速度,頂多來五次,小村宏麾下的傷亡率,就會超過百分之二十五,放在西方軍隊,就是一個士氣崩塌的傷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