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都興奮的‘詩\’了!(3 / 3)

“我不激一激他,整不好他想著上次東陽關大戰,我772團損失不小,人手不足,運力方麵不如他771團,再來個孔融讓梨,這個老大哥啊!我和772團承他的情,可他損害了整個771團的利益啊!畢竟,誰都想多吃幾頓飽飯是不是?

更何況,唐老弟哪兒可是需要人手,七十多萬斤糧食,大家不拚一拚,那有那麼好搬走的,還不知道日本人的飛機啥時候就來一遭呢!”

“副團長,你是這個!”恍然大悟後的三營長衝自家領導,衷心的豎起大拇指。

“馬匹就別拍了,留點力氣多搬糧食吧!可還有好幾十裏山路才能回駐地呢!這不比打仗輕鬆!”王小強勒了勒武裝帶,遙望遠方潞城,吟詩一首。

“大米白麵還沒搬到手,我的肚皮已在抖,該死鬼子送太多,老子掉頭也得扛著走!”

“臥槽!副團長啥時候背著咱學文化了?這詩吟得,不僅韻腳壓得有水平,還如此的通俗易懂!”三營長和聽到此詩的772團官兵們一臉崇拜。

此詩最終記錄於未來某將軍晚年撰寫之回憶錄,才得見天日,已經進入耄耋之年的某團座當即驚為天人,頂著自己孫女兒竭力睜大的大眼珠子,拍手大樂‘好詩!好詩!’

沒有經曆過戰爭,那裏懂戰爭,哪怕是生於軍人之家!

白發老翁佝僂著背,一邊大笑,一邊拄著拐杖遙望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遙憶崢嶸戰爭歲月的同時,也對自己那位因病離世的老戰友進行緬懷。

那名戰火沒有擊垮的鐵血硬漢,最終也沒抵擋過歲月的侵蝕!

還能向他電話問候的同個時代的戰友,已然是寥寥無幾。

幸好,他向他們承諾過的華夏盛世,其中的不少人,看到了。

不過此時,這群中國最優秀的年輕人們,要用肩膀扛起了對未來盛世的冀望!

他們或許不會想到,未來進入盛世的華夏,每年糧食產糧將會是此時他們所麵對的百萬級倍數!

據記錄,除769團繼續抬著所有犧牲官兵之遺骸以及傷員繼續撤退以外,683旅所屬771團、772團以及原本運送神頭嶺繳獲回駐地的補充團,旅部直屬警衛營,三團一營共計5600餘名官兵參與了這次大搬運。

四行團是隻有一個主力營,但進入潞城的唐刀用雷霆手段鎮壓了潞城內沒來得及跑的大小漢奸數十人,以他們的家產做酬勞,征用潞城近千青壯參加921師做預備役,以糧食做資金,將潞城所有驢、馬、大車購買一空。

這些還不足以運走這數十萬斤糧食,唐刀幹脆祭出大手筆,潞城內每戶人家發放白麵十斤,這樣既可以不浪費這些寶貴糧食,還堵住每個人的嘴,誰敢向日軍告密鄰家有人參軍,拿了糧食的他們一樣脫不了幹係。

後來返回潞城的日軍果然沒法得到第一手真實內幕,所有投靠過他們的漢奸都被就地正法,得了好處的百姓們不管處於什麼考慮都是一個說辭:中國軍隊進城,他們都嚇得緊閉門戶,隻知道腳步陣陣,人數絕對不少,其他什麼都不清楚。

日軍也是無奈,潞城可不是黎城,那是他們自動放棄的,想報複都找不到借口,而且他們也需要恢複各地城市的造血能力,總不能占一城就屠光一城,土地沒有人耕種,沒有商業,他們占了來吃土嗎?

按照唐團座的安排,將整個運輸過程分為三段。

先將海量物資運到北幹嶺,再從北幹嶺運至神頭嶺,而後再運至683旅駐地!

這樣的好處是,大山內可以隱蔽,避免日軍飛機空襲,另外北幹嶺有部分陣地,108師團就膽肥來打,那也可以利用這裏再幹他們一票,另外還可以節省官兵體力,總不能像王小強說的那樣,為了飽肚皮,寧願累死。

683旅駐地那邊也在組織山民,星夜趕往神頭嶺,靠人工接力的方式將這批糧食物資全部轉運走。

好家夥,唐刀算是見識了一番八十集團軍的號召力,到第二日淩晨抵達神頭嶺時,那是漫山遍野的星星點點。

全是山民所打的火把,至少有兩三萬人。

而潞城這邊,沒有什麼旅長、團長之分,所有人都扛著糧包或是物資。

就靠著這七千餘人外加被征用的驢、馬,花了一夜功夫,硬生生將潞城內的所有物資搬空。

除去送給潞城居民的,加上路上數萬軍民消耗掉的,最終運回駐地的糧食,經過清點,也足有69萬斤!

其餘繳獲物資,一樣不少,還額外多了五萬多大洋,那都是從鎮壓的漢奸家裏搜出的。

大豐收,真正的大豐收!

這都還開始真正清點此次戰役武器裝備的繳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