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本就多霧,尤其是在這個春末夏初的時節,已經躍出山頂的紅日被淡淡的薄霧擋住,散發出微微的光,一點兒也不刺眼。
“報告團座!時間已到,是不是可以讓護送弟兄英靈的弟兄們出發!”做為這次入靈儀式的總協調官,莊師散從遠方一路小跑,向唐刀立正彙報。
“準!”唐刀點頭,揮手命令。
“鳴槍!送弟兄們!”
身側兩排由警衛連官兵組成的儀仗隊聽到命令,集體向後各退一步,提槍斜指向天。
槍不是捷克半自動也不是已經全部列裝的遼造單發步槍更不是什麼三八式,全部是漢陽造老槍!
因為,他們怕戰死的英靈們不熟悉,漢陽造的槍聲,一定能讓他們找到回家的路。
“砰!砰!”
槍聲將青山的寂靜完全打破,縈繞在所有人鼻端的濃重硝煙味兒卻更讓人覺得悲壯。
那些人,沉寂於硝煙,卻依然要在硝煙中離別!
這,或許就是戰士的宿命。
此次戰死官兵的棺槨都是這兩天定製的,或許木頭算不上太好,但也都算得上老木頭,這也是唐刀特意要求的,要照顧親屬的感受,隻要是遺骸能運回大口子洞鎮的,就一定要土葬而不是火葬,棺木也要說得過去。
若隻有骨灰和隨身衣物的,那負責安靈的盒子就要用上好的石材,以免時日太久腐化了,萬一日後他的後人尋來想將他運回家鄉呢!
所以,三十多具棺木很沉重,負責扶靈的,是此次參戰的三大步兵營的營、連、排、班長們。
因為此次日軍缺乏炮兵,又是以襲擊為主,犧牲全部來自於一線步兵,其餘炮兵連、特務連等輔助部隊隻有傷沒有亡。
他們是長官,是兄長,弟兄們的最後一程,自然得由他們親自相送。
“起!”領頭的雷雄怒吼一聲,臂上肌肉隆起。
“行!”再度厲吼一聲,由四行團所有步兵營軍官組成的扶靈隊列開始行進。
後麵跟隨的,則是人數更龐大的部隊,大約有數百人之多。
隻不過,他們的肩膀上沒有棺木,而是每個人單臂抱著個蒙著白布的石頭盒子。
不分軍職,除了正在扶靈的軍官們,這些懷抱著白布包裹盒子的軍人,都是犧牲烈士最親近的戰友!
而那邊列隊送行的軍人序列裏,特種中隊竟然隻有一人。
因為特種中隊算是四行團最精銳的那批人,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老兵,他們犧牲的戰友也最多。
老黑手裏抱著的冷鋒弟弟小石頭的靈盒,顧西水抱的是幺妹的,牛二抱的是劉大頭的,呂三江抱的是他老班長的
明心顯得有些孤單,但卻是場上最令人羨慕的人。
因為,自從他進入特種中隊,特種中隊至今還沒有戰死者,隻有兩人重傷,三人輕傷。
送靈隊伍先行,唐刀率領著軍屬後行,而後跟著四行團全部之軍!
“立正!”
“敬禮!”
沿途負責警戒的士兵莫不挺直身軀,向隊伍行軍禮。
而站在山丘上的百姓則自發的點燃香燭和紙錢,星星點點的火光,照亮英靈們回家的路!
到上午8時!
陽光就灑落在這片已經挖好墓穴的山坡上!
根據昨夜唐刀再次審閱後的名錄,山坡上足足挖了839個墓穴,因為時間來不及,石頭墓碑沒有趕製出來,佇立在墓穴前的隻有839塊木板,每個木板上都用毛筆字整齊書寫著犧牲官兵的名字、戰死於某年某月某日、籍貫。
這個工作量很大,但那卻是澹台雲舒一力承之。
用他的話說:“老夫的字,想必那些英雄們不會嫌棄!”
這估計也是李九斤隻能默默忍受老澹台口水噴了他一臉的原因之一。
沒有搞煽情的點名,唐刀隻是邁步從棺槨和被士兵們小心捧著的靈盒麵前走過,就像曾經他帶他們出征一樣。
隻是這一次,沒有人再向他立正,向他行禮。
唐刀仰頭看向山坡上第一排那些林立著的名字,那些熟悉的、陌生的甚至都快遺忘的名字,突然間有些恍惚。
初入四行倉庫時副排長劉大頭敵視他這個外來戶的眼神,十六歲冷石頭那張青澀的臉,仿佛都還曆曆在目。
但他們,都不在了!
從此以後,就要沉睡在這片陵園了。
幸好,他們不用再那麼辛苦的承受戰爭帶來的傷痛了,而且,他們大家夥兒還可以呆在一起聊天打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