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團內一直流行一種說法,楊小山,顧西水,錢大柱,衛東來是未來四行團最有可能率先晉升為校級軍官的四名年輕軍官。
這倒不是說趙大強、蔡勇冠、李九斤、老黑等唐刀的愛將不行,而是私底下大家夥兒的標準是24歲以下,老兵油子那些都太‘老’了,不屬於這個範疇。
顧西水,錢大柱,衛東來三人都在戰場上證明過自己,唯有楊小山不斷在各連間兜兜轉轉,由步兵排長到特務連,再由特務連到通信連,仿佛不斷在改變,不斷的適應新的角色。
但這在許多人看來更多的是一種曆練,或許用不了太久,楊小山去擔任某一步兵連隊甚至更高級別部隊主官都不是太讓人奇怪的事兒。
楊小山中尉,一定會證明自己的,這幾乎是所有人都無比篤定的事兒,原因隻有一個,他是唐團座最看重的年輕軍官之一。
而二丫擔任衛生連副連長一職,其實也是一波三折,二丫原本堅決拒絕升職為少尉去當衛生連副連長,唐團座黑著臉下令都不行,還是夜承桓這個政訓處主任外加特務營營長親自去做工作,並告訴他衛生連始終會跟著團部一起,再加上看著澹台明月這個醫護隊長天天忙得不行,自己去了也是幫她減輕一些負擔,二丫這個少尉副連長才勉強同意上任的。
就衝特務營目前的編製和人員構成,四行團團部所屬的一個核心營已經呼之欲出。
特務營功能多是多,戰力也不弱是事實,但輪到花錢和投入,可比不上騎兵營。
真正的吞金巨獸-——騎兵營編製也粉墨登場。
騎兵營人員編製350人,戰馬配屬500匹,營長龔少勳中校,下轄:
(1)營部(4人、戰馬4匹):營長、營政治指導員(空缺)、上尉副連長一人、中尉連副政治指導員一人,裝備仿德國毛瑟衝鋒手槍(20響自動型)4把、捷克式騎槍4支、刺刀4把、馬刀4把。
1)警衛班兼通信班(12人、戰馬12匹):裝備仿德國毛瑟衝鋒手槍(20響自動型)12把、捷克式騎槍12支、刺刀12把、馬刀12把,及通信設備(野戰電台1部、電話交換機1部、電話機3部)和炊事裝備。
(2)炮兵排(34人、戰馬34匹、馱馬34匹):排長、排政治宣傳員、副排長、排副政治宣傳員,裝備捷克式騎槍4支、刺刀4把、馬刀4把、南部十四手槍4把。
1)迫擊炮一班(10人、戰馬10匹、馱馬10匹):裝備90毫米九四式迫擊炮1門、捷克式騎槍10支、刺刀10把、馬刀10把、南部十四手槍10把。
2)迫擊炮二班:編製裝備同上。
3)迫擊炮三班:編製裝備同上。
(3)騎兵一排(50人、戰馬80匹):排長、排政治宣傳員、副排長、排副政治宣傳員,裝備仿德國毛瑟衝鋒手槍(20響自動型)4把、捷克式騎槍4支、刺刀4把、馬刀4把。
1)火力班(10人、戰馬10匹):裝備仿捷克式輕機槍5挺、 50毫米八九式擲彈筒5具、馬刀10把、南部十四手槍10把。
2)騎兵一班(12人、戰馬12匹):裝備捷克式騎槍12支、刺刀12把、馬刀12把。
3)騎兵二班:編製裝備同上。
4)騎兵三班:編製裝備同上。
(4)騎兵二排:編製裝備同上。
(5)騎兵三排:編製裝備同上。
(6)騎兵四排:編製裝備同上(平時配屬步兵一營行動)。
(7)騎兵五排:編製裝備同上(平時配屬步兵二營行動)。
(8)騎兵六排:編製裝備同上(平時配屬步兵三營行動)。
整個騎兵營將擁有6個騎兵排騎兵300人,一個炮兵排34人,加上營部的警衛通信班,總兵力達350人,比之前騎兵連總兵力多了3倍有餘。
但真正花錢的可不是要培養的200新科騎兵,而是缺額達300餘匹的戰馬,據說團部給戰馬販子開出的求購價格達200大洋一匹,價格已經超出了市場價的一倍,那可是近七萬大洋,放在921師,都快夠人家一個師兩萬多人一月的軍餉了。
聽說683旅的程旅長聽到唐團座求購戰馬的價格後,在旅部罵了唐團座至少半個小時敗家子。
光是購買馬匹花費重金不算,養這500匹戰馬也不是個小數目,戰馬可不是馱馬,吃點幹草料加上點玉米粗糧就成,要保持戰馬的耐力和速度,需要耗費大量的精糧,一匹戰馬平時消耗的精糧,幾乎可以養活五名步兵。
也就是說,一個騎兵營的投入,是一個上千人特務營投入的兩倍還拐彎。
隻是,在四行團內,卻沒有人對團部拿出如許多錢糧建設騎兵營有啥意見,唐刀的威望隻是其一。
其二則是做為軍人,尤其是在山中連續數次和日軍作戰後,他們太知道擁有一支可以將火炮和輕重機槍迅速投入到敵軍薄弱環節處的部隊的重要性了。
騎兵,就是山中最強大的機動部隊,比傳說中的機械化部隊還強大。
畢竟,人可以走的地方,馬就可以通過,但車可不行。
。。。。。。。。。
ps:這兩天人還是有些不舒服,所以兩天沒更新,爭取從今天開始,恢複正常更新哈!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