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忻口會戰時,被迫露出部分家底的山西老漢更是硬生生拉了十個炮團到前線,那可是超過360門火炮啊!當時和中國軍隊對陣的日本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都被鋪天蓋地砸過來的炮彈給打懵了。
如果這不是在中國晉省而是在東三省的話,他們一定會以為麵對的是毛熊。
這些大炮可不是花架子,那是真能殺人的,整個晉省大戰期間,中國軍隊損失二十幾萬人,損失慘重,但日本人可也不是說就全身而退,戰後據統計,僅僅隻是在晉升,日本華北方麵軍戰損超過七萬人。
別小看這七萬人,整個衛國戰爭期間,不包括印緬戰場和關東軍被毛熊一鍋端的戰損,日軍總共才戰死了四十四萬。
這其中當然有晉省山區中中國各部浴血奮戰的功勞,但晉軍裝備的大量火炮絕對功不可沒。
打仗打得就是金錢,在晉省這邊絕對得到了印證,山西老漢攢了二十年的老本,真的是非同小可。
跑偏了,話歸正題!
按理說,張凱這樣又能搞研究還又能搞好管理的人才,關鍵是還不貪婪,可不就是未來高校對校長的要求嘛?教育部長要是手下有這種人才,不得開心的晚上都睡不著覺?
山西老漢再怎麼蠢也不會拿這種人才和功臣下手不是?何況,鳥還未盡呢,藏個什麼弓啊!
實在是,張凱一不小心觸到了晉省老摳的逆鱗。
‘動老子的女人可以,但絕不能動老子的錢!’晉省老摳雖然並沒有直白的把這兩句話掛床榻前,但幾十年如一日,他就是這麼幹的。
那是中原大戰之前,眼瞅著兵工廠發展的越來越大,張凱就建議山西老漢開設火藥二廠,說白了就是再擴大規模。
按照張凱的設計,這座工廠一旦建成,就可以日產無煙火藥2噸,接觸發煙硫酸10噸,硝酸3噸,酒精3噸等。如果真能成,加上老廠的產量,原城兵工廠絕壁吊打漢陽和沈陽那兩個對手,子彈、炮彈、炸藥包、手榴彈、地雷都屬於可勁兒造類型。
用張凱的說法,隻要山西老漢想,原城兵工廠造出來的地雷,可以圍著晉省邊界布個雷區,除非長了翅膀,否則誰也進不來。
這可把山西老漢給樂壞了,他‘做生意’這麼多年,不怕賠本就怕錢掙太多被人惦記,粵省的老陳,桂省的老李,奉係老張,那個不是幫凶神惡煞的?
咱要是能這麼能造,還怕那幫老流氓幹甚麼!
哪怕是建造費用高達數百萬大洋,山西老漢也是大手一揮,衝著這麼美好滴藍圖,幹了!
山西老漢不可謂不重視,三天一大會,一天一小會,幾乎是用一把手抓生產的效率傾注在這個現代化火藥廠上。前期很順利,廠房、辦公區都已經蓋好,隻等從德國進口的設備入駐了。
不出意外的話馬上要出意外了。
中原大戰開始了。
各軍閥打成一鍋粥,身為晉省大佬的山西老漢如何能獨善其身?就算不站隊也要選擇陣營吧!更何況,誰說山西老漢就想默默種田而沒有一顆逐鹿中原的心呢?
‘王侯將相,寧宥種乎!’山西老漢可也有將種田發展到全中國的青雲之誌呢!
於是,山西老漢摩拳擦掌,打算帶著自己花費重金打造的晉軍戰上一場。
最終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校長那廝在那一刻可是有著類似主角光環的存在,什麼老陳、老李、老張、老馮、老嚴的,都不過是配角。
敗了無所謂,隻要根據地還在,咱再發展他個二十年,就不信幹不贏,山西老漢的內心還是很強大的。
然而,現實很殘酷。
那家接受了設備定金的德國公司,不知什麼原因,跑路了!
這家公司跑路不要緊,卷跑的定金可是一半的設備錢啊!這一下可是要了山西老漢的命了。
他沒辦法追到大洋彼岸把那個背信棄義的狗日的給弄回來剝皮點天燈,但他可以把出主意並負責這個項目的辣個男銀抓起來。
怒火攻心的山西老漢那會兒可沒半點惜才之心,直接把麾下最優秀的炸藥工程師和廠長投入了大牢。
之所以沒有當場砍了腦袋,估計是山西老漢還幻想著有一天那個日耳曼人會出現,設備能不能到手另說,退一半錢回來也行啊!張凱這個負責和他聯係的家夥,暫時還得留著腦袋。
沒成想這一投入大牢,就是超過十年,山西老漢本著榨幹其最後一絲價值來償還自己損失的基本思路,硬是在監獄裏給張凱搞了個化學實驗室,白天讓他研究,晚上繼續在大牢裏打地鋪,還不帶發工資的。
唯一讓張凱有點盼頭的是,每月讓其家人進入牢房和其團聚一天。
為了這難得的一天,張凱也隻能埋頭在實驗室裏搞研究,隻不過也許是心情終究抑鬱,他的科研產出很低,這十來年也隻提供了有限的幾項關於炮彈引信等發明,遠比不上他那個名聞全國的‘愷字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