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因為唐刀,這位竟然改變主意,放過那位老漢一馬,那真的是有些太不可思議了吧!
欲取之必先予之!這位站在中國最高位置上的政治風雲人物,實在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把這一套玩的爐火純青。
。。。。。。。。
唐刀自然是不知道因為一道並不會給他帶來多少實際利益的任命、會讓一眾大人物們如此浮想聯翩,並做出各自相應對策。
在月夜下行走的唐刀此時倒是很有些期待晚間的會麵。
22集團軍104師的李師長他不熟悉,不管是現實還是曆史記錄中,22集團軍最出名的應該是那位後來升任第36集團軍司令官的李家玉將軍,一名戰死沙場的上將。
上次給104師送物資,唐刀因為忙著和程大旅長會麵,也並沒有親自帶隊,所以算是第一次見那位同省老鄉。
程旅長名氣雖然大,但唐刀已經和他是老熟人,對他那種快沒底線的‘吃拿卡要’套路早已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尤其是他麾下大將還在四行團當政治處主任,這次來四行團駐地,唐刀甚至都能猜到,他或許不光帶著警衛部隊,還帶的有輜重部隊。
否則,以他旅部到大口子洞不過區區40公裏,他那裏需要走上10個小時這麼久。
現在日本人可比先前老實多了,白天也不敢進入山區,最多沿著邯長公路進行常規巡邏,就那,也要防備被打冷槍。
聽說特務營所屬偵察連最近訓練那些被挑選進來的老兵,最喜歡的訓練方式就是一個原特種中隊老兵帶上兩個候選士兵進入山區潛伏,利用地理優勢,對公路上的小規模日軍進行冷槍襲擊。
一方麵訓練候選士兵潛伏能力,另一方麵訓練士兵的遠程射擊和心理抗壓能力。
畢竟,再如何是大山,他們也不過三人,日本人更不是吃素的,不光人多,同樣有超強的射擊水平,還擁有擲彈筒之類的遠程重火力。
幸好,唐刀還沒聽到偵察連那邊的傷亡彙報,估計也是沈老六那幫家夥用的都是唐刀教的‘幹掉一個不嫌少,殺掉兩個就是賺’,來上一票就溜,根本不和日軍硬碰硬。
不斷被襲擾的日軍腦瓜子估計都是嗡嗡的,沒有一個步兵中隊,根本不敢做常規巡邏,而超出縣城範圍五公裏的山區,那就更不用說了,壓根不敢來。
不是這種現象,估摸著八十集團軍那位總司令也不會輕易召開如此高級別軍事會議。
別看每名將軍至少都是帶一個警衛連行軍,但若是被日軍圍上了,就算一個警衛營都完蛋。
日軍造不成威脅,就程旅長那個性子,又聽說唐刀在臨汾那邊瘋狂大采購,五個小時之內不抵達大口子洞,算唐刀輸。
距離唐刀不足五公裏的程大旅長如果能知道唐刀是這麼想他的,一定會
“臥槽!你預判了老子的預判!”
因為他的背後,可是跟著足足一個馱馬連,以一匹馱馬可載重100公斤的重量看,程大旅長想的可是,他至少又可以在唐刀這邊打20噸軍需的秋風。
親自送自家旅長出門的王小強同誌看著旅裏聚集了四大步兵團最精壯的200匹馱馬隊伍,眨巴眨巴眼,表示又學習到了。
他那種在旅長麵前哭窮賣慘的把戲,真的是太LOW了,看咱旅長,去開個會,都帶上輜重隊。
會怎麼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準備隨時拉東西走人。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程大旅長語重心長的教誨,讓王小強同誌更是猶如醍醐灌頂,眼瞅著就要進化了。
唐刀真的很想對這二位說句話:格局小了,老子這次買回來的裝備,你一個馱馬連,隻能拉點渣渣回去。
反而,唐刀最想見的,卻是那位西北軍第17師師長趙守山。
原因很簡單,半年之前的娘子關之戰,第17師的陝省冷娃們以八千陣亡為代價,將乏驢嶺變成日軍的焚屍場。
第17師傷亡有多慘烈?娘子關所在地縣誌有記錄,乏驢嶺之戰後的第二年春天,去山地裏種地的村民隨便一刨,就能刨出身穿藍色軍服的白骨。
時年不過43歲的趙守山,在那一戰之後,竟一夜白頭,從此後再無黑發。
‘士卒衝鋒殺敵處,娘子關外月如霜!’
這是一夜白頭的將軍含淚寫下的千古名句,送給自己麾下已經沉眠的8000子弟兵。
那一戰過後的清明節,陝省某縣域內,家家門前懸掛白幡!
一縣之民,人口本就不超過十萬,卻8000青壯盡去,再不歸家鄉。
。。。。。。。。。。
PS:明天就是除夕,提前給大家拜年,祝書友們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