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這樣,這位也依舊在思想鬥爭了大半日後做出了這個決定。
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這位骨子裏的某些東西讓他做出了自認為的最正確決定。
事實上,麵對老漢做出的這個決定,司令部一幹重將,甚至連一句反對的聲音都沒有。
而遠在江夏的軍政部,也在日軍調動兵力情報抵達後,陷入了沉默,對於第二戰區司令部將物資和各要員撤離至黃河的決定並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顯然,對於這些高級將領們來說,晉東南之戰,已是必敗。
他們甚至已經準備好咽下晉東南戰敗,乃至臨汾失守,整個晉省丟失的苦果。
而戰役初期,也正像抵達潞城的日本華北方麵軍第一軍司令官兼任東路軍司令官的香悅青石中將所說的那樣:“都說中國太行山險峻,但我想說的是,帝國勇士的鐵靴之下,山海皆可平!此戰,我東路軍僅需七日,即可盡破敵軍而還!”
由十個方向進軍晉東南的日軍,第一日便攻克第一道防線,部署於外圍的中國軍隊僅鏖戰一日,便丟棄花費數日方才構築的戰壕撤離。
第二日,日軍依舊沒受到太大阻礙,一路上僅餘小規模部隊進行騷擾,但很快就被以數千規模計的日軍驅趕入深山。
第三日,日軍便接近太行山腹地,尤其是在遼縣、榆社、武鄉等地,更是取得了輝煌戰果,那是日軍此行最大的敵人——八十集團軍921師主力所在地。
十路大軍,在這三日內,可謂是勢若破竹。
“呦西!”親自坐鎮黎城擔任前線指揮的108師團長下熊元中將收到一線戰報後,亦是喜形於色。
對於這位來說,此次晉東南之戰首先是他一雪前恥的機會。
921師可是晉東南日軍的老對手了,半年前的娘子關之戰就給負責協助20師團攻擊娘子關的109師團在七亙村連打兩記悶棍,過完新年,神頭嶺一戰更是把108師團打了個七葷八素。
可108師團做為一個二線師團,主要兵力都用於防禦邯長線近200公裏的縣城,很難聚齊所有主力和921師進行決戰。
這次,在方麵軍司令官的決心下,他這個師團長首次聚齊了麾下四大主力步兵聯隊,雖然其中兩個步兵聯隊老兵損耗巨大補充了大量輜重兵,但戰鬥力尚存,他完全有信心和921師扳一扳手腕。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這次戰役也是他最後救贖自己的機會。
新任日本華北方麵軍司令官衫衫元在那次親自會麵的時候,可是滿麵寒霜的告誡他,陸軍大本營既然可以撤換一名大將,一名中將去職更是輕而易舉。
他希望也是必須拯救自己和108師團的名譽!
日軍看是十路大軍,其實不過是分為東西南北四條主路,108師團負責的就是南路,南路以108師團麾下四個步兵聯隊為主,分成兩個方向向北進攻,一路由長治經襄垣向遼縣進攻,一路則由屯留經泌縣向武鄉進攻。
為保證兵力,每一路的日軍都是由兩個步兵聯隊步兵外加一部分輔助部隊組成,兵力高達萬人。
這樣的兵力,別說中方一個步兵師,就是一個步兵軍,日軍也絲毫不會畏懼。
強大的兵力和火力保證,使得戰役初期如同日軍將領們預想的一樣,中國軍隊所有的抵抗都猶如滾湯潑雪潰不成軍,僅用三日,就攻入921師核心駐地。
就算921師遁逃,那這幾處的中國山民們可跑不了吧!摧毀他們的家園,破壞生活物資,乃至將人口全部就地滅殺,把這幾處心腹之患變成一片白地已經是近在眼前。
無論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109師團已經快接近勝利了。
你說,下熊元這位日本陸軍中將如何不喜形於色?
隻是,在歡喜了不過24小時,下熊元的臉色就變得陰沉起來。
他的南路大軍倒是勢若破竹了,可其餘三路在第三日下午就遇到了麻煩,中國人依據大山,竟然部署有第二道防線。
而且這一次,他們竟然再也不後退了。
精銳如第16師團,其中一路大軍動用了超過50門火炮還有12架戰機助陣,花費了一個白天時間,也不過才前行了3公裏。
一直不斷後撤的中國人竟然玩起了死戰,哪怕是被攻破的防線上留下了超過3000具屍骸,但後麵竟然還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線。
凶猛的炮火從未停止過,整座山巒都在燃燒,但卻不知有多少的中國人還在其中射擊,再射擊,直到他們死去。
第16師團該部,在該役也玉碎官兵達1500餘人,一比二的戰損比令人觸目驚心。
而相比友軍開始遭遇頑強阻擊進展緩慢,108師團遭遇到了比頑強抵抗更令人頭疼的難題。
。。。。。。。。。。。
PS:1000章了噢!前麵700章多為2600字,但後麵300章卻多為5000字,所以1000章324萬字,平均每章3200字。破千章,發個感言紀念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