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皺花一縮,小臉一白!
20毫米機關炮的目標除了89式坦克再不會是別的,但400米的距離之下,如果命中,可再不會像12.7毫米機槍那樣隻留下深深的彈痕和令人恐懼的金屬撞擊聲,那是真的會穿透裝甲!
別看尹堂秀爾中佐命令4門步兵炮進入1000米的危險距離,可不斷對發現的重火力目標進行直射,但處於第二道防線的機槍暗堡首先是暴露於地表隻有不到一米,留給炮手的可操作空間極小,而且堅固異常。
4門70毫米步兵炮和89坦克的57毫米短管炮都對這種噴發出致命烈焰的機槍暗堡進行過炮擊,但並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命中就直接轟開!
除了炸飛一些堆在外沿的沙袋,該暗堡中依然不停噴吐著致命子彈!
尹堂秀爾中佐手下最為強悍的攻堅裝備失去作用,這導致位於二連陣地上的2挺12.7毫米機槍和一台蘇羅通20毫米機關炮竟然追著陣地上的4台89坦克和12輛94式坦克打。
更要命的是,步兵炮開火後,中國人藏在山背後的迫擊炮開始開火,那可是由6門82口徑迫擊炮和3門80毫米榴彈炮組成的小炮群。
1000米的距離,實在太近了,哪怕步兵炮藏在密林中,但炮擊騰起的濃烈硝煙很輕易的就讓潛伏的一營炮兵觀察手們看到。
9門迫擊炮也沒有搞什麼精準點射,就是集火彈幕,一輪齊射9發炮彈覆蓋一定區域,然後再一輪覆蓋,連續15發齊射,超過120發炮彈把分散的已經極開的4門步兵炮區域來回犁了兩遍,讓21師團充分領略到了什麼叫炮火無極限!
“八嘎!不是說中國人的火炮很有限,彈藥儲備極低的嗎?”尹堂秀爾遙看著距離他不到一裏路的炮兵陣地被中國人呼嘯而來的炮火按在地上摩擦,痛苦的怒吼。
他一定是打了個假的中國軍隊,跟對麵的中國軍隊比起來,他的步兵大隊似乎更像是中國軍隊。
那是這個被打懵了的日本陸軍中佐不知道,這還隻是四行團營屬炮兵火力,四行團炮兵營的12門博福斯山炮和12門150口徑重迫到現在為止,都還藏在偽裝網下待命。
實在是,就現在參與攻擊的兩個步兵大隊不過2000人的兵力,就動用他們,不值當!
唐團座的理念向來是,既然揮起大棒,那就一下砸得對方緩不過勁兒來!
不知道尹堂秀爾如果能看到山背後1000米外那些高昂著卻引而不發的炮口時,還有沒有繼續進攻的勇氣。
但至少目前還沒有徹底喪失信心,哪怕在剛剛一輪進攻中,有三輛94坦克被打成了篩子,那全是勃朗寧12.7毫米機槍的傑作!
在嚐試無法射穿停留在數百米外的89式坦克後,兩挺12.7毫米重機槍將目標放在那些跑得賊快的小豆丁上。
8輛小豆丁奉命用機槍給前進的步兵們做火力支援,仗著自己體型小,柴油發動機動力足,用的又是履帶,在山坡上盡顯其機動靈活特點,就像個小馬達似的在300多米外來回躥,16挺機槍凶猛開火,壓得第一線戰壕的中國官兵們頭都抬不起來。
如果不是有兩挺重機槍型的MG34凶猛火力撐著,近400名日軍估計都已經匍匐前進至最危險的100米了!
但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那有不濕鞋!上得山多終遇虎,當一輛小豆丁匆忙中駛入一個彈坑,那是105榴彈造成的一個深達大半米的彈坑,在其尾部發動機噴著黑煙,整台車輛還在奮力脫困時,那挺追著他射擊的12.7毫米機槍終於找到機會。
一口氣射出40發子彈,小豆丁側麵頂破天隻有五毫米的鋼板在330米的距離上完全無法抵禦擁有著940米初速的鋼芯彈!
肉眼可見的大洞不斷在這輛可憐的小豆丁軀體上顯現!
沒有爆炸,但這輛94式裝甲車直到這輪攻防戰徹底落幕,也沒有脫困,就這樣頭朝下屁股朝上的安靜待在這個並不是很大的彈坑裏,就像一隻把頭埋進沙子的鴕鳥。
中日雙方同時將其計入戰果(戰損),因為就94式坦克那個狹小的空間,隻要有子彈能破開其裝甲,裏麵的三名成員就是死定了,更何況其側麵至少被射出十五六個大洞。
事實也是如此,當到了傍晚日軍打出白旗,派出收屍隊去陣地上收屍時,從小豆丁坦克裏拉出的三具屍體幾乎就是三團碎肉,十幾顆射入坦克內部的粗大彈頭在撞擊到坦克鋼鐵內壁時產生類似於炮彈的破片濺射,哪怕是綠豆大小的碎片都足以將人體貫穿,而這樣的碎片可能高達數百,日軍坦克手還能保持著人形,已經算是運氣很不錯了。
4輛89坦克還算聰明,在運動中連開數炮發現效果不佳後,立即向後倒車,直至退到600米開外,總算是躲過了那門20毫米機關炮的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