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吃到肚兒圓(下)(1 / 3)

在唐團座的命令下,已經占領石門的各部紛紛放開手腳,在已經天色大亮的石門街頭廣貼公告。

內容大概是招收青壯年勞力做民夫,可以先行發放糧食做為酬勞,若是搬完物資還想返回家鄉的,到時也會發放回家路費,若願意攜帶家眷由晉東南前往陝省的,歡迎不說,還會給家眷發放路途中所需糧食,若也願意幫忙運輸的,老人、女人、孩童,都可以發放青壯一半的酬勞!

石門做為平漢線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可比黎城這樣的小縣城大的多,人口也絕對在十萬以上。

能當上團長的,那有傻子,他們可不僅看中了石門堆積如山的各類繳獲物資,更看中了石門的人口資源。

十萬人口,至少有兩三萬青壯,隻要能忽悠到其中一半去戰區,那可就是一萬有餘,足以把這次晉東大戰中戰死、重傷殘疾的兩萬多損失彌補一半。

而且,也可以從根子上斷絕惱羞成怒的日軍拿石門城內普通百姓撒氣的可能性。

現在的石門各部的確是沒有什麼錢,不可能拿著白花花的大洋現場發軍費,但手裏有糧食啊!三百萬斤精米、一百多萬斤白麵就是他們的底氣。

甚至,石門前線最高指揮官白發將領在征詢過各部意見後,當機立斷拿出其中的八十萬斤白麵做為酬勞,如果願意做民夫的,每人60斤白麵40斤包穀麵,現場發放。

仗打到這個時候,物價早已屬於飛升狀態,一斤白麵早已由一年前的一塊大洋十斤變成一塊大洋2斤,上漲足足五倍,普通人家別說吃白麵了,就是蕎麥麵都得省著吃。

這酬勞價值40大洋,堪稱天價,錯過這次,估計很多人這一輩子都遇不上這樣的好事兒了。

如果真的如此的話,這支由民眾和數萬軍人組成的運輸隊至少會損失在兩成以上。

與其是這樣,還不如一家人綁定在一起,要麼一起生要麼一起死,雖然陝省那邊人生地不熟,但好歹是中國人的地兒,咋說不用天天活得戰戰兢兢的,隻要願意出力,又有幾百斤糧食打底,一家人隻要餓不死,總有雲開月明的那一天的。

但琳琅滿目的日式軍械和彈藥,讓這位聰明人當時也被滿滿的喜悅衝昏了頭,錯失了給某摳門老漢彌補財富的機會。

那可是中國當時最大兵工廠的基礎,換成誰不得肉疼?

人類生物本身就是一種群體性動物,從眾心理特別強,眼看著領糧食回家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人選擇加入進來,其中一大半人領完糧食在家裏和家裏人商量後,更是毅然決然的帶著全家都加入了搬運物資的隊伍。

雖說那邊趙大師長已經承諾此次石門之戰參戰各團,物資會按照出兵人數以及軍功分配,但東西沒分到手之前,那都是海市蜃樓,指不定就是一場美好的幻夢。

這兩位都是聰明人,知道自己的價值,一個步兵團的全日式裝備和足夠充沛的彈藥以及三個月的糧食補給,足以彌補這次晉東反擊戰的損失甚至還有超出。

必須得以最快的速度將這批物資從井陘縣火車站卸貨並搬進山裏,否則,等天氣轉好,一頓飛機炸彈就可以讓所有人的欣喜化為泡影。

但沒有一個日軍敢來騷擾,整個晉東活動的中方正規軍為了這批龐大物資運輸,在最鼎盛的時候甚至超過10萬,比之前和日軍開戰的時候都還多上兩個步兵師。

倒不是他們不想,而是四行團防空連在此之前就已經出動,沿著這條運輸線的山頭布防,各式高射機槍和機關炮早已高高仰起炮口。

這兩位,可不光打仗是一等一的悍將,這心窟眼兒也都是一等一的多。

這種狀況,就算是唐團座也無計可施。

雨不大,卻足以令山路濕滑,給正在山路上艱難前行的中國軍民們增添了更多的難度。

因為,壓根看不清。

而青壯包括壯年婦女甚至是十餘歲的孩子,都是肩上扛著、胸前掛著糧袋,平均一人負重近60斤,步履緩慢卻堅定的沿著公路和各種小路向井陘方向前進。

正是這樣的淳樸理念,到了17日下午,響應號召願意參與物資運輸的普通百姓,足足有七八萬人,幾乎占了石門城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他們是行路艱難,但相對於日軍空襲造成不知多少死傷,卻是不知幸福多少。

兩個火車頭冒著黑煙拖著一列見頭不見尾的火車以不超過15公裏的速度由石門方向行來,而這樣的火車,竟然高達三列。

而且,老人、婦女、孩子隻要願意搬東西,一樣給酬勞,哪怕隻是青壯年的一半,但如果一家八口人集體出動,3個青壯帶上5個老弱婦幼,那就可以獲得各種糧食550斤,女主人精心搭配之下,至少夠一家幾口人吃上大半年的。

真的是,吃到肚兒圓。

而井陘縣向晉東南地區的運輸,足足持續了20天,山路上和密林中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民夫和正規軍組成的運輸隊經過。

可沿途負責警戒的中國軍人們臉上的笑容卻比先前不知濃烈了多少。

而率麾下另一主力團771團已經抵達井陘縣的程旅長收到消息後,則連夜急電前線,身為晉東反擊軍總指揮的劉師長這邊無法抽調人手,卻電令已經在娘子關後翼進入休整的第12師和第101師全軍趕往井陘。

這可能也是小小的井陘縣城自建城以來最熱鬧的一天,加上原住民,小小的縣城內外,竟然集合了超過12萬人以及高達500萬斤糧食和其他各類物資。

“無我的軍令,轟炸機一架也不得起飛!”臨近天黑,苦等一下午依舊不見天氣有絲毫好轉的臨時陸航軍團收到了來自衫衫元關於石門戰場的最後一道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