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致命‘雨滴\’(1 / 3)

已經進入12月的陝省,說不上是最冷的時候,但也絕對和溫暖沾不上邊。

到了夜間,氣溫早已降至兩三度,像黃河這種岸邊,河風一吹,更是冰冷徹骨。

但就是在這樣的拂曉,天剛蒙蒙亮,河麵上還騰起薄霧,視線極差,身穿呢子大衣的日軍第三師團長藤田進站在距離河岸邊大約1000米的小山坡上,拿著望遠鏡看著河對麵2000多米外幽靜的陣地。

這樣的姿勢,這位日本陸軍中將已經保持了將近十分鍾之久了,甚至連其不多的眉毛上都薄薄布了一層白霜。

別的且不說,這指揮千軍萬馬的範兒是有了。

“師團長閣下,前方片山大佐來電,第6步兵聯隊3個步兵大隊共計3200人,已經準備就緒,全員待命出擊!”一名大佐從做好偽裝的野戰指揮部裏跑出,走到藤田進身後恭敬低頭彙報道。

“野戰炮兵聯隊那邊呢?”藤田進頭也沒回,聲音低沉的詢問道。

“上野大佐早在五分鍾前就打來電話,其麾下所屬24門75山炮、12門75野炮、12門150MM榴彈炮、2門280MM榴彈炮,人員、所需彈藥全部就緒。”

“喲西!替我轉告上野大佐,此戰若勝,第3炮兵聯隊當為首功!”臉上掛著寒霜的藤田進轉過頭,嘴角卻是微微弧起。

為了潼關之戰,做為西進軍團的最高指揮官,板垣四郎也是下了血本,將直屬於他第三軍司令部的12門150MM重炮直接劃歸於第三師團炮兵聯隊管轄,而那兩門專門從國內調過來的280MM榴彈炮亦是如此。

這可能也是日本陸軍史上一個步兵師團頭一次擁有如此可怕的大口徑重炮,饒是藤田進這樣的老兵,一想到在這樣的炮火掩護下,自己麾下英勇的士兵渡過中國人稱之為母親河的滔滔大河,也忍不住有些得意。

為了今天這一戰,抵達風陵渡不過十天的第三師團明麵上是準備了七八天,但有誰知道在第三師團領命西進的那一天,藤田進這個師團長就對中國這道扼守關中平原東大門的雄關做了多少研究?

從其地理地形到兵力配置再到常住人口甚至於其指揮官過往戰績經曆,藤田進無一不知,可謂是花了極大力氣。

中國軍隊的第46軍中將軍長樊鬆浦是出了名的悍將、猛將,這點卻正符合藤田進的心意,他最不怕的就是這種個性的將領。

昔日金陵城下的中國猛將多了,誓死不降死戰到底的雨花台之戰,中國最精銳的步兵師6000官兵死守8日,最終還不是全軍盡墨?做為頂替遭受重創的第六師團進入此戰戰場的第三師團,擔任此戰主攻,兩名2名中方少將旅長的命成為了他第三師團的戰利品。

藤田進的自信當然不是盲目得來的,做為日本最早成立的六個常設師團之一,第三師團就是一支為了侵略而準備的部隊,人員滿額,裝備精良。

而且自組建之日其,第三師團就參與了日軍所有重達軍事行動,包括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淞滬會戰、金陵之戰、徐州會戰等,從無敗績!

所以,出於對對手的認知,也來自於骨子裏的驕橫,藤田進壓根沒玩什麼戰術欺騙,他將主攻方向選擇在這個河灣,哪怕是中國人能看到河岸邊聚集的大量船筏、汽艇,也不掩飾自己赤果果的戰術意圖。

他最喜歡看到的畫麵,就是中國人明明知道,卻無力抵抗,隻能眼睜睜看著漫天炮火將他們的身軀撕碎,看著他麾下英勇的帝國勇士的鐵靴踏過他們的陣地。

“轉告片山大佐,攻入對方陣地後,方圓十裏,我不想看見一個活著的中國人,記住,是所有中國人,無論男女!”藤田進眼中閃爍著殘忍的光。

做為一個曆史愛好者,藤田進對蒙元的做法推崇備至,他一直認為,隻有屠殺才能讓中國人屈服,如果一直反抗,那就一直殺下去,殺到中國人不再反抗為止,若真的一不小心殺光了,那這片廣袤肥沃的土地就徹底歸了帝國了。

典型的變態型人格!

12月8日晨5時40分!

日軍大大小小超過50門火炮朝著潼關南15裏的28師岸防陣地開火。

75山炮、75野炮和70毫米步兵炮放在往常,能讓士兵們聞之色變,但在全力開火的150MM榴彈炮麵前,這些火炮就猶如過年小孩兒放的爆竹。

深達兩米的戰壕,在這種級別的火炮麵前根本不夠看,一旦炮彈落到戰壕內,長達數十米的戰壕就會變成人間地獄,哪怕有近乎直角式的拐角削弱氣浪能量,狂暴的氣浪也會將趴伏在其內的人員像玩具一樣卷飛。

甚至,都不需要炮彈落入戰壕內,隻需要在邊緣十數米處爆炸,用成人小腿粗木樁支撐的戰壕內壁也會像豆腐一樣脆弱,龐大的能量使得戰壕壁向內擠壓,不是將人員埋入其中,就是將之活活擠死。

當然了,花費半年時間構築工事的中國軍隊也不是傻子,除了縱橫交錯的戰壕、碉堡外,還有許多頂壁土層厚達一米多並擁有粗木支撐的藏兵洞。

這種級別的藏兵洞,哪怕是150MM重炮,隻要不是正中頂部,也足以保護其中的士兵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