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吧!直接趴地雷上了。
更要命的是,這些日軍真的是一根筋,當不幸趴地雷上的同伴被炸飛,眼瞅著行蹤已經敗露,最應該做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跑為上計的那一刻,他們還不跑了,竟然還玩起了強攻。
原本就嚴陣以待的中國軍人們那還忍得了?
野戰時咱打不贏你們,那是你丫的有大炮有飛機,咱隻能躲戰壕裏挨炸,但現在就你們這一幫拿著輕武器的,最牛逼的火力也就是輕機槍和擲彈筒,還敢跟老子嘚瑟?
負責重炮陣地保護任務的中校步兵營長可是董大師長的警衛營長,如果下放到一線部隊妥妥步兵團長,作戰經驗豐富而果決,除留一個步兵連按兵不動繼續加強防禦以免中日軍的調虎離山之計,剩下的兩個步兵連則以兩個步兵排和日軍對射,其餘4個步兵排從兩翼包抄,用日軍的戰術直接對這夥膽大包天的日軍來了個反包!
將近4比1的兵力對比,該步兵營還有重機槍和迫擊炮的協助,火力完全吊打日軍,雖然耗時近3個小時,也在黎明到來之前將第一波來襲日軍給全殲了。
這波日軍給中國軍人留下的最深印象除了死倔死倔的寧死不降外,恐怕也沒什麼其他的了。
而這樣類似的襲擊,竟然在一周的時間高達3次,而且過程和結果幾乎如出一轍!
那可不是會完勝?在遭遇第一次襲擊後,親自來重炮陣地視察後的董大師長覺得防護力量還不夠,不僅再次抽調老兵把該步兵營兵力補足不說,還額外的又給他們增派了個火力連。
重機槍又增加了6挺不說,迫擊炮還有4門,這導致該步兵營可用重火力竟然達到重機槍12挺,迫擊炮6門,幾乎直追戰前一個川軍師所擁有的重火力。
而日軍之所以連續犯同樣的錯誤,和日軍指揮官的智商還真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和通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日軍通信其實也就比中方要好一丟丟,大隊級以下各部的通信基本也是通信靠吼交通靠走的條件。
這種百人分隊級部隊,那有資格帶上野戰電台,也就打幾顆信號彈告訴河對岸,哥們兒完犢子了,還想搞的話就再派人來吧!
一隊不行那就再派一隊,指不定哪一隊就成功了呢!逐漸上頭的藤田進可不光是對中國人狠,對自己人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那可不就是一波又一波的來送嘛!
這讓該步兵營都覺得有些不太好意思了,這軍功拿得也太容易了,小鬼子你能不能把密度增加到每天一次?
能把重炮陣地步兵營的重火力提升至如此級別,這其中自然有唐團座的貢獻,歸來的唐團座很守信,沒等到防禦戰打完,直接從川軍新兵團中給28師30挺重機槍和15萬發子彈,另外還加送了8門迫擊炮。
胡大旅長那會兒可當場就要拉著唐刀燒黃紙拜把子,也就是唐刀足夠理智,知道這位和自己牽扯太深對於他的未來絕對是有害無益。
第十戰區那位司令官可和薛司令官不一樣,他可算是軍政部那位的嫡係,絕不會容忍自己麾下和一個明顯站隊不同的唐刀是拜把子兄弟的。
畢竟,胡大旅長可不是像郭、張、吳那樣的一軍重將,他們都代表著一方派係,就算是那位心有不滿,在這種戰時用人之際也不敢輕易因為這個理由對其進行撤換。
拜把子不成,胡大旅長這種性情直爽的西北漢子為了報答唐刀,卻是向樊、董二人建議將整個潼關交通線的安全保衛交給川軍新兵團負責。
這自然是避免川軍新兵團在日軍下一波登陸戰中遭遇損失,現在潼關的兵力已是得到新的補充,兩個由各地保安團拚湊的補充團近4000人已經在兩天前抵達。
隻不過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唐刀和川軍新兵團也沒收到可以撤離潼關防禦區的軍令。
這個謝禮唐刀倒是願意收下的,正好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新兵團再次整訓,實戰戰場才是新兵們最好的訓練場。
然後,唐刀就真的等來了日軍‘關公麵前舞大刀’的襲擾。
和偷摸去襲擊重炮陣地的日軍不同,還有幾支悄咪咪渡河的日軍所執行的軍令是襲擾,其實就是對交通線進行伏擊或是對沿河的中國村莊百姓進行無差別屠殺,以此來打擊中方軍民的士氣。
第一支渡河的日軍特遣分隊在第一波襲擊中算是已經成功了,在距離潼關縣城23公裏外的一個小型莊子製造了一起血案,有超過60名村民被盡數屠殺,等距離該村莊超過5公裏的當地駐軍一個步兵連趕到時,全莊男女老幼基本都已經倒在血泊中,連牛羊也未能幸免。
滿懷悲憤的該步兵連都還沒把全村老幼埋葬,竟然又遭到去而複返的該部日軍襲擊,全連當場戰死50餘人,40多人負傷,不是因為有信號彈求援,駐該地步兵營另一步兵連全速來援,整不好這個僅有120人的步兵連最後的遭遇和村民們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