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見麵不如不見!(2 / 3)

四行團的軍官們以為這是唐刀對消逝於滔滔黃河中的同袍的哀悼,但其實,他們那會知道,在曾經時空中,就在唐刀深邃沉默眼眸的對岸,曾有座‘跳黃河殉國紀念碑’

傳說中,有‘八百冷娃投黃河’,據說是第4集團軍177師新兵團800多名學生兵,在彈盡糧絕之後,被日軍逼上了黃河崖邊。

這800多名學生兵在高呼“但聞黃河水長嘯,不求馬革裹屍還”的口號後集體跳崖,隨後消失在了滾滾黃河之中。

隨後幾日,當地人在平陸與芮城交界的河灘上,打撈起了八百多具陝軍戰士遺體,並將之埋葬於黃河岸邊。

但在中日兩軍的戰史上,卻沒有對此戰的任何記載。而且根據考證,第96軍177師沒有新兵團番號,第4集團軍也隻有一個新兵營,其真實性存在質疑。

可另一種版本卻是在第4集團軍中有記錄,那是第96軍第177師文職人員和傷兵近千人,被日軍包圍在黃河岸邊,其中一位營長組織400名輕傷兵阻擊日軍,掩護其他人員渡河,在彈盡糧絕之後,還幸存的一百多名戰士,麵對日軍勸降的喊話,卻是手拉著手義無反顧的跳進黃河,無一人被俘投降!

隨後,惱羞成怒的日軍,將河岸上中國軍人遺骸投入黃河還不解恨,還抓來的近百名百姓全部用刺刀逼著趕下黃河,造成著名的沙灘口慘案。

這也是後來當地人在河灘上打撈起來的八百多具遺骸有不少並沒有穿軍服的緣由。

無論是傳說,還是真實都無需糾結,在那場戰爭中沒有被記錄入史冊的還少嗎?

未來的中國在這裏豎起的那座紀念碑,代表的就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朽之精神。

這一次,唐刀來了,哪怕他深知此次中條山之戰或許比曾經時空中要更難,但他依然堅定的站在這裏。

令唐刀沉默許久的,或許不止是在這片戰場上現在和未來的犧牲,而是唐刀內心也有著不小的迷茫。

他現在早已不再是昔日那個隻帶著幾百一兩千人的小上校,現在跟隨他的軍人達數千,還有大口子洞鎮幾萬軍屬和民眾,他做的所有決策,都牽扯著他們的命運。

戰至此時,華北戰局已然是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縱算是深知曆史車轍走向的唐刀,也不能再根據曆史來輕易判斷日軍的戰略戰術。

曾經的時空中,日軍對中條山發動大規模攻擊是在39年年中,總共出動了3萬餘大軍圍攻第4集團軍,而這一次,或許是兩個三萬。

當然了,做為第4集團軍主力的第17師也不再是昔日的隻有兵力不到一萬的乙種師,而是擁有5個正規步兵團,1個預備團,1個炮兵營以及其餘輔助兵種的甲種師,全師擁有各類火炮30多門,重機槍超過150挺,可用於作戰兵力達1.3萬人。

第4集團軍麾下4個步兵師,總兵力已達3.8萬人,遠超曾經時空中的2.6萬。

整個中條山數百裏防區,集合七個步兵軍的中方總兵力亦是超過21萬,但這,麵對日軍即將洶湧撲來的23萬大軍,依舊力有未逮。

如果唐刀估算的沒錯的話,位於中條山中段駐守的第4集團軍將是日軍的重要突破口。

唯有攻克此地,才能實現曾經時空中日軍成功的戰例:由此將中條山連成一片的防線撕開一道缺口,導致中方首尾不能呼應,繼而將其分割包圍,一一蠶食之!

日軍的西進兵團在潼關受挫無法西進,其麾下主力第五師團極有可能在惱羞成怒的板垣四郎的指揮下掉頭攻向中條山,而這裏或許就是他們最大目標。

第五師團,日軍口中的‘鋼軍’,那就和他碰碰看看會有多鋼。

在冰雪中站了足足半小時之久的唐刀終於出聲:“莊主任,你和三江負責留守岸邊領導新兵團過河,大雨、龍岩、明心你們三人隨我下一批渡河,我們去見趙軍長!”

“是!”極少見唐刀如此沉默的幾人都微微鬆了口氣,連連點頭。

。。。。。。。。。

芮城縣陌南鎮!

12時!

騎著對岸邊三十八軍提供的戰馬,在一個騎兵班的護衛下,唐刀四人經過重重哨卡抵達這個山區小鎮。

站在山口的小路上朝著小鎮望去,人口不過千餘的小鎮一片漆黑,唯有小鎮邊上有著星星點點的燈火。

等到行至進入小鎮的路口,唐刀才愕然的發現那裏站著一排軍人,風雪夜中綻放的黃光,則是他們手上提著的馬燈。

見馬隊停下腳步,一名軍人率眾而出,爽朗的聲音響徹曠野:“唐老弟,許久不見,不知風采依然否!”

唐刀連忙跳下馬,幾個大步握住滿臉微笑白發軍人的雙手:“趙長官如此,唐刀可承受不住。”

“哈哈!你這個剛在萬家嶺取了鬆浦六郎性命,又在潼關打得板垣四郎灰頭土臉的英雄團長都說承受不住,那恐怕我趙某人都沒人敢來見了。”趙守山不由哈哈大笑。

他身後站著的一排將校也都笑起來。

這些人中有的軍銜比唐刀要高,最小的也和唐刀平級,但還真沒幾個人覺得跟著自家軍長在風雪中忍受寒冷等唐刀半小時有什麼委屈的,他們絕大部分都是17師的老人,不僅和唐刀相熟,更是知道唐刀給17師帶來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