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聽聞齊月賓有孕,也差身邊的姑姑送了禮,雖不如喜歡宜修的孩子那樣喜歡,但也總算是自己的孫子孫女,還是極為疼愛的。
玄淩差李長去告訴太醫院和禦膳房,如今宮中兩個孕婦,必得細心照料,出了事情唯他們是問,兩位總管也知道,這是宮中唯二的兩位嬪妃,且是皇上登基後第一第二位孩子,尊貴異常,定是不能馬虎,兩人都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告訴下邊的人必須好生伺候著。
玄淩對於朱柔則可以勾引他的事情耿耿於懷,再者,也心疼姝阮的遭遇,從頤寧宮回去那天便差人查了那天的事情,現如今知道了罪魁禍首是朱陶氏,當即一道聖旨便送去了朱府。
朱柔則剛剛回到朱府,皇上的聖旨便來了,以為玄淩要立她為後,再不濟,也是封妃,扶著丫鬟便去了正殿,那傳旨的小太監見人來齊了,便念起了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朱陶氏滿心歡喜的以為皇上這是下旨要立她女兒為後,卻在聽完聖旨後傻眼,她的宛宛確實是進了宮,卻不是皇後,連位份都不得而知。
而她,被奪去一身誥命,貶妻為妾,其他兩個姨娘的地位不動,說明她是第四房妾室,孟氏那個賤人,居然成了正室夫人,以後可就踩在她的頭上了,最重要的是她的宛宛以後就是庶女了。
皇上還給朱檢新賜了兩房妾室,朱陶氏知道皇上這是知道她做的那些事了,她的宛宛哪裏不好了,京城第一美女,她都送給他了,還對她這個丈母這樣羞辱。
朱陶氏如何,朱檢已經不想管了,他是知道自己這些年來沒有孩子全是拜這個毒婦所賜,早就想休了她,卻苦於沒有機會,朱柔則回來的時候,他就知道母女兩做的好事,他這些年閱人無數,又豈會不知女兒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卻想著朱家已經有一個女兒進宮,再進一個怕惹了皇上不悅,就歇下了這份心思。
誰知被朱陶氏鑽了空子,朱柔則回來,他就一直祈禱皇上不要怪罪,如今隻是奪去了陶氏的誥命,還有正室的身份,朱柔則依舊可以入宮,朱檢就知道,皇上還是念在他是舅舅的身份上不曾處罰她,卻也是在警告他。
至於孟氏,朱檢也知道,這是給宜修這個未來皇後一個嫡出的名分,宜修生下皇子就是皇後,也難怪陶氏會沉不住氣,但府中之人也都知道孟氏身子不好,已經沒兩年可活了,但是皇上的旨意在這,也沒人敢對她不敬,更何況,孟氏的一品誥命可是比陶氏的三品誥命值錢多了,因著過去的情分,朱檢也會好好照料孟氏。
朱柔則如今是庶女,母親是待罪之身,朱檢將兩人各自禁足,請了太後身邊的姑姑給朱柔則教導禮儀規矩,而陶氏就沒有這樣的好命了,二姨娘三姨娘早些年也懷過孩子的,但是被陶氏弄沒了,且被打壓多年,從前不敢報複,如今陶氏已不足為據,不用孟夫人發話,兩人已經好好的收拾了陶氏。
陶氏這些年早已將府中上上下下的人得罪幹淨了,如今落難,人人都想來踩上一腳,朱檢知道了,也閉一隻眼睜一隻眼的隨她們去了,他不方便動手,別人動手,他看著也是好的。
不會有人去告訴朱柔則了,連著朱柔則的貼身丫鬟都被朱檢杖斃了,更沒人去通風報信,朱柔則一直都不知道外界的情況,門外早已經是朱檢的人在把手,圍的鐵桶一般,給她一百個膽子都出不去了。
雪鶯和雪鴛是皇上賜給朱檢的兩個妾室,宮女出身,雖是第五第六房,但生活上,可是堪堪處於孟氏之下的,再下來是二三房姨娘,最後才是陶氏。
兩人正值青春貌美,最近很是受寵,一個月除了初一十五,幾乎一個月的時間都在鶯姨娘和鴛姨娘院子裏,甚至有時兩人一同服侍,朱檢本來就是好色之人,從前被陶氏攪的府中雞犬不寧,他隻能偷偷在外麵養了個外室,等府中事情安定下來,就去把那外室接回來。
朱柔則還是在月初進了宮,因著三人並非選秀出身,位份宮殿都是進了宮才能知曉,朱家還是去薛家退了婚,如今兩家早已貌合神離,所謂的關係如從前一般無二,也隻不過是麵子上的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