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回家(1 / 2)

今年的旱災嚴重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整個齊國糧食減產超過7成。而且齊國本就不是產量大國,今年從南國來的糧食又不足去年一成,這就使得齊國饑荒成為必然。

世家一般都有存糧的習慣,他們的生存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最後受罪的其實還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最多普通家族跟著受災罷了!

“如果到明年開春還不下雨,那麼齊國明年底很有可能就會亂起來。

華家堡必須做出固守村子的打算,不要讓人輕易靠近糧倉,家裏防護、巡邏要抓起來。聽巴蜀國等地沒有受到幹旱困擾,我打算去蜀地一趟,看能買到糧食不!”

華家如今的糧食等今年奴隸回來,就隻能勉強夠自己與附屬家族使用,要想整個廣縣城不亂,城裏的糧食鋪就不能停,華府建設的腳步不能停,這樣大多數老百姓才有獲得食物的來源。

而華家附屬家族這半年來已經在慢慢收留一些難民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糧食不夠,但看到一些百姓忍不住還是會收留,華家這半年也是收了十多個氣動境家庭。

隨著旱情越來越嚴重,災民數量越來越多,到時候如果能有足夠的糧食,不管是華家還是附屬勢力與盟友,實力不但不會減弱,反而會加強。

不過要去蜀國那可是非常困難,從古至今都有“蜀道難,難於上青”一,一般就算先境也不一定能安全通過。

要想從蜀國把糧食運送出來,根本不可能,可是華凱卻是不用擔心運糧的事兒。

通知了華家堡所在的四海商會分部,他這次如果要去蜀國還必須四海商會幫忙才行。

下午華凱來到廣縣城,這裏一切看起來還都不錯,華家糧食鋪每000斤低價糧食,雖然不能保證城內所有人有飯吃,但卻能讓城裏百姓看到一絲希望,不至於激起太大的民憤。

進入廣縣城,街上很多店鋪都已經關閉,隻有人市與牲畜市場方向依然熱鬧,華家大酒樓還在建設當中,作為未來廣縣城標誌性建築,沒有兩三年時間是無法建成的。

內城很多家族都已經大門緊閉,他們已經知道接下來災情的嚴重,所以打算一直閉門不出。大旱災對於大家族、世家來,最危險的不是餓肚子,而是餓急了的災民的哄搶。

華凱回到華府,見這裏到處都是建設的工地,整個華府隨處看見賣力幹活的普通百姓,今年幹一活華家隻管一頓飯,外加兩斤米,就這貧民窟老百姓都是擠破頭要來華家做工。

華凱大概的看了下這裏忙活的工人大概有近萬人,這可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姬樂公主被迎娶回來後,一直留在廣縣城華府,這樣那些工匠家屬與侍衛、宮女也都留下來了。整個華府人口已經超過5000,這就使得現在華府占據了整個廣縣城一半左右的人口了。

華家加上在府內做工百姓的家屬,各附屬勢力,整個廣縣城大約7成人口都是依靠華家生活,再加上城外所有村子都屬於華家勢力,整個廣縣區域華家實際控製人口已經超過8成,這可不是個好消息。

今年廣縣商團如果回來,所帶奴隸有上萬名,廣縣城華家要負責近四萬人口的吃飯問題。

“看來這趟蜀國之行是不得不去了,現在家裏的糧食可能一年都不夠用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啊!”華凱歎息道。

回到華府,華凱看到了五叔與華福管家,了下如今家裏糧食消耗,以此速度大概一年時間家裏糧食就要耗盡,解決糧食問題迫在眉急,要不然就隻能放棄一些附屬勢力,華家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那麼做。

“五叔,福爺爺!隻要我們這次挺過去了,整個廣縣城九成以上人口都會依附於我們之下,韓家即使再是廣縣統治者,這個廣縣城也都已經屬於華家。而且現在也正是擴大我們附屬家族實力的時候,問題就是我們現在糧食缺口比較大。”華凱與兩人坐在一起討論家族發展的事兒。

華凱留下的家族發展手冊,他們全都是嚴格執行,但是這個辦法雖好效果也超乎預料,就是太耗費糧食,誰能想到今年旱情會如此嚴重。

“你爺爺大概還有十就要回來,這次咱們帶回來的奴隸超過6000人,廣縣城各商隊也都帶了很多奴隸,實在不行我們就隻能限製糧食消耗了!”華子辰給華凱提醒道。

“齊國大多數郡縣都已經出現了難民現象,隻有咱們廣縣還好,如果我們限製了糧食供應,這個廣縣城肯定會亂起來!”華福管家歎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