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崇仁殿。
李世民正認真的伏案批閱奏疏,旁邊卻有個老頭在喋喋不休,說的話極為嚴厲,像是教育自己的兒子一般。
此人就是魏征,他這是在告狀呢,他告楊義狂購房產,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雲雲。
當李世民聽到楊義用巨大的財力,將長安城的房產一掃而空時,他的手不由得哆嗦了一下,把奏疏上的字都弄得一塌糊塗。
“陛下,他楊義一人就擁有一個永平坊,還擁有一千五百多套宅子,已經相當於一個半坊了。這事您得管管,如此下去,城內的百姓該何處安生?市場上的空宅子被他橫掃一空,宅子的價格必定要上漲,這得造成多少無家可歸之人啊!”
李世民聽完魏征的話,啪的一下將筆丟在案桌上,對門口大喝:“來人!傳楊義即刻來見朕,違令者斬!”
“臣下遵旨!”門口的千牛衛應諾後匆匆而去。
東市,這裏已經是熱鬧沸騰。
所有人都知道了,有一個年輕的小子,用七十多萬貫錢,將市麵上可見的空宅子一掃而光。據說,總數超過了一千五百個。
這小子造成的轟動,不亞於上次的天狼神像事件,連東市市署衙門都坐不住了。市署署丞、市署署令相繼出麵,奉勸楊義不要購買那麼多宅子,這是擾亂市場秩序雲雲。
可是,卻被楊義以“我不偷不搶,公平買賣”的話,給頂了回去。
市署署令也沒辦法了,他隻得寫了個奏報,陳述清楚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再上報給雍州牧,讓雍州牧來處理。
雍州刺史先派人過來核查,當得到確切的結果後,他也不淡定了。而他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因為楊義並沒有犯法。
但是,這事難不倒雍州刺史,他也寫了個奏報,再往上報就是了。這種事讓上麵的宰相背鍋,總比他自己背的好。
東市內早已沸騰了,消息像狂風一樣向外擴散。外邊的人聽聞這個消息,也紛紛往東市這邊趕,有的人是想賣自己的宅子,有的人是來看熱鬧的。
看熱鬧的人群,塞滿了東市的每一條街道,都在找傳說中的那個小子,看看他是什麼三頭六臂的人,都這時候了還敢大量買宅子。
這時候,已經有朝廷欲對突厥用兵的消息了,長安城內賣宅子的人特別多,買宅子的幾乎沒有了。他們就怕朝廷打不過突厥,所以把宅子賣了,遷到更南邊的地方去,或等打贏了突厥,再搬回來買房就是了。
楊義在墨玉軒交代了所有的事情,並約定了交尾款的時間等事情,就要告辭而去。突然聽到夥計報告,門外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都是等著看楊義的,也有別的珠寶行、典當行或個人,他們也有空宅子要抵押、出售,都堵到門口來等著呢。
這也太過驚駭了,誰能有如此膽魄,花七十多萬貫買一千五百多個宅子。他們也想將自己的空宅子趕緊出手,這時候不趕緊出手,每年光維修費用就夠他們受了。
更何況現在又傳出朝廷欲打突厥,長安城離邊竟也不過隻有幾百裏,萬一打不贏,這些宅子可就爛在自己的手上了。他們寧願低價出售,也不願留在自己手上。
好不容易碰到這麼大的一個凱子,能出手就盡量出手,絕不讓它爛在自己手上。但楊義可是知道,未來長安城有一百多萬人口的。
目前雖然隻有五六十萬,但未來還得有五六十萬人入住。到時誰手上有房子,誰就能發大財!
楊義也不嫌事兒大了,吩咐夥計告訴那些賣宅子的人,宅子他全要了,但是錢要十天後才能給。願意的就都可以進來,不願意的免進。
當夥計出去宣布楊義的決定時,外麵又是一陣轟動。眾多的人紛紛湧入墨玉軒,都在大堂裏鬧哄哄的,得有好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