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喝醉後,他都不知道是怎麼回到李靖府上的。當酒醒時已是申時,他也不聽李靖的挽留,便強行要回家。
第二天,有兩名千牛衛和一名宦官來了。他們送過來的是一副嶄新的,銀光閃閃的明光鎧,一把橫刀,一張三石強弓,還有一把他夢寐以求的陌刀。
古代的弓是用石(同擔音)為計力單位,一石相當於現在的一百二十斤。計量時,用繩子綁著弓背,弓弦下吊著稻穀,看這張弓的弓弦,能承受多大重量的極限,就是這張弓的力。
一般士兵所用的就是一石弓,有些人可以開二石弓,三石弓就少之又少了。每個朝代都有它的計量標準,有些朝代的一石隻有六十斤,所以就出現了某將軍不如某將軍,他才開三石弓,人家開五石弓、十石弓……
比如,唐初名將薛仁貴,傳言能開十石弓,三箭定天山……!三箭定天山是不假,能開十石弓就純屬瞎扯淡了。
李世民之所以送三石弓給楊義,實際是楊義把自己給坑了。李世民認為,既然楊義要用陌刀,那他就是極有力氣的,怕別的弓不合適他,便特意將這張三石強弓送來。
楊義隻是試了一下,隻拉開了一點點弓弦,就丟一邊不再理會了。而是摸著這把陌刀愛不釋手,看著那雪白的刀身,跟後世複製的相當不一樣。
這把陌刀就是放大版的橫刀,巴掌寬、半丈長的刀身,丈長的柄,在刀背上還別出心裁的開了刃口。
楊義仔細端詳著這把陌刀,刀脊在刀身的右邊四分之三處,左邊刃口薄而寬,鋒利異常,可吹毛斷發。右邊厚而窄,刀刃如鐮刀口,微小的鋸齒劃在人身上,骨頭都可以劈斷,刃口越往刀尖變得越窄。
而這柄刀重達三十多斤,長時間使用肯定會後繼無力。怪不得李嗣業的陌刀軍,個個都是人高馬大,力大無窮,麵對衝鋒騎兵,人馬俱碎不是吹的。
楊義當著兩名千牛衛和宦官的麵,揮舞著陌刀耍了一遍刀法,便累得氣喘如牛。這把笨重又鋒利的陌刀,對人的體格是有相當要求的,看來自己還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還得使勁的吃肉,使勁的練力氣才行。
楊義對陌刀就是有一股新鮮感,如今這股新鮮感過去了,他對這神秘的陌刀失去了興趣。倒是對那柄橫刀比較感興趣,他不由得又揮舞起橫刀來。
他用的是電視劇裏,日本人那雙手握刀,橫削豎劈的刀法。看的兩名千牛衛兩眼放光,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還有這麼適合橫刀的刀法。
楊義興奮地看著這把橫刀,用兩根手指輕輕地擦拭著,嘴裏喃喃道:“要是稍微彎一點就好了。”
但他這樣的說法,卻被千牛衛聽去了。一人不解,忙問楊義:“小郎君,這橫刀能彎嗎?彎了就不是橫刀了,彎了還好用嗎?”
楊義轉頭看了他一眼:“彎了不但好用,而且更鋒利,更不容易折斷。”
“此話當真?”
楊義笑了笑,並沒有回答他的話。
日本的武士刀就是以橫刀為範本,稍微改動來製作的。橫刀刀身細長,刃薄鋒利,但砍劈到硬物會卷口;武士刀刀身微彎,不僅刃厚鋒利,而且砍劈不容易卷口。
楊義送走了宮中來人,看著手中的橫刀出神。良久之後,他突然間又想起一件極為危險的兵器,可以說是冷兵器之王,也是後世的一種終極兵器。
他神秘的笑了笑,向打鐵鋪走去…
楊義已經被確定要隨軍出征了,但他不能就這樣去,要找幾個幫手才行。找誰呢?當然是赤龍天的巨人族了!
自從那天收到赤龍天的來信後,楊義就沒弄明白赤龍天的信裏,到底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所以他今天要將那些木板和牛皮,好好的研究一遍,好確定他們到底住在哪。